实习生视角下的长沙简牍博物馆

返回
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3103 文章来源:实习生黄湘婷


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实习了一个月,在简博的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充实的。还记得去简博第一天,在路上脑袋里疯狂地想着书中所了解的博物馆的知识点,可真正踏进博物馆的那一刻书本知识一下子全部消失了。我面对的每件事情都没有按照书本上的内容一模一样的发生,它没有刻板化,而是在与每位游客的接触中逐步具象化,让我对博物馆有了沉浸式的认识。

通过在对外联络部轮岗学习,我不仅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志愿者老师和行业里的前辈,而且我对博物馆志愿服务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深入了解了博物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

图片 1.png

长沙简牍博物馆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和青少年教育,馆内提供大量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目标观众的实践活动,比如“探秘简牍”答题盖章、“古法造纸”手工活动、“青铜器导赏”实践活动等等。作为这些活动的辅助教员,我能在实践过程中较为清晰地观察到参与活动后孩子们对文物认识的变化——从参与前的懵懂无知到结束活动后能有一个最为基本的了解,更有些孩子能向父母简略的介绍所学的内容。从学习到“传授”,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在此刻弥补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所缺少的内容。

这种体验式的博物馆教育模型在简博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学习是一种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体验中的循环过程。做事然后从体验中学习,当再去做与之相关的新事情时,就会将之前获得的经验用上,从而形成一种循环。相比“管理人员教,孩子学”的说教式学习模型更为高效,也能更好的勾起孩子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图片 2.png

除此之外,简博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独具匠心。在这实习期间我多次参与“穿越时空的映画”——免费汉服体验拍照活动,作为活动的辅助人员,我能清楚地感知到不同人群在活动中的不同感受。不少带孩子们参与其中的家长表示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并认为这是一个培养孩子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机会。除了家长外不少大学生也是活动的常驻嘉宾,他们在追赶“汉服热”的时尚潮流中不断加深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每一张快门按下的照片都清晰地记录着那一刻他们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文化自信。尤其是一些海外的游客,他们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充满了好奇,参与汉服体验前,会认真的挑选衣服,身着汉服时他们高兴得象个孩子,模仿着摆各种姿式,在体验结束后毫不吝啬的夸赞衣服好看、制作精美。我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再局限在这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早已经被广泛的传播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被更多的人认知并欣赏。

短短的一个月,长沙简牍博物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展厅里千年文物的历史知识,还有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温度。它在一遍遍验证着“教育”在博物馆职能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博物馆所需承担的社会服务责任。我从博物馆的专业书籍中走来,又将带着实践中的体会走进我以后的学习中去。感谢这次宝贵的实践经历带给我的收获,也感谢简博每位老师的悉心指导,这将对我未来的学习有极为重要的帮助。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