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简牍博物馆2024年度工作总结
返回2024年长沙简牍博物馆在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将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在我馆进行考察时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全馆职工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理念,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的文化内涵,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2024年度各项工作。
一、党建引领明方向,齐心协力创未来
2024年,我馆党支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指示精神,通过条例自学、集体研讨、案例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强化党员纪律、提升廉政意识。
抓实党建引领聚合力,将党建工作与博物馆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员学习、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支部开展主题教育及实践12场、党纪专题学习研讨4场、召开党员大会3场、专题组织生活会1场、展开区域化党建轮值主理活动1场、开展廉政教育4场。坚持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各负其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全年召开“三重一大”会议20余次。
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教育成果丰硕
1.免费开放工作再创新高。2024年我馆延续“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准则,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持续推进免费开放服务,共接待线上观众约239405人次,线下观众990980人次,与2023年相比,观众人数实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国庆假期期间,我馆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21%,10月3日当天更是迎来了自开馆以来单日游客参观的最高记录。全年共完成讲解接待3113批次,圆满完成重要接待120批次。在讲解员队伍建设上,我馆今年积极组织讲解员参加省市级各类展示交流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单位在“社科逐梦”2024年长沙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和2024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讲解比赛暨讲解展示交流活动中均荣获“最佳组织奖”,此外,我馆的《嘉禾一梦跃千年》演讲在比赛中荣获了“最具创意奖”。今年10月,我馆一名讲解员被借调至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与为期一个月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湖南实践展”的展览讲解、培训及接待工作,其出色的表现赢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2.社会教育活动持续发力。全年开展博物馆社教活动989场次,其中包括简博俱乐部常设活动415场次、“小馆员岗位实践活动”368场次、流动展览及讲座96场次、市民文化遗产讲堂7场、线上直播活动42场次、简牍文化宣传活动8场次。今年我馆全面启动“简”述湖湘,“牍”懂中国——简牍文化宣传活动,全新升级后的品牌教育活动“竹木载文明”前往昆明、大连等城市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拓宽简牍文化传播范围,加强博物馆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继续维护已有共建学校,将《简牍知识小课堂》送进47所学校及社区,目前该活动已成为众多中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重要知识补充和延伸,深受中小学生喜爱。今年我馆与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携手合作,共同研发并推出了“三点半课程”,进一步展示了我馆在博物馆课程系列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出版了AR社教绘本《吴简的世界》,该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简牍文化,丰富了未成年人的阅读体验,让更多未成年人观众了解熟悉简牍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024年因优质的服务水平和多样化的社会教育活动,我馆荣获“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协会优秀会员单位”称号,对外联络部获评“湖南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3.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升级。为加强开放管理,优化预约机制,打造“社保卡+文旅”优质服务品牌,今年我馆与天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社会保障卡文旅应用战略框架协议,对馆内进出闸机、自助设备等用卡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持续优化线上预约制度,满足观众多元化参观需求。
三、文物保护稳步推进,整理研究成效显著
1.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与利用。近年来我们始终以“保护第一”的原则为工作目标,定期对馆藏各类漆器、竹简进行绑扎编号、清点记录及更换药水等基础保护工作,稳步而扎实地推进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向前发展。继续开展竹木类有机质文物的脱水加固等课题研究,对2023年已完成脱水的30余件漆木器残件进行修复处理等工作。
2.持续推进文物整理与研究。完成文物总账2620条、分类账5400条,简牍数据库录入释文数据2124条,图片数据2124条,竹简红外扫描6006枚,并对馆藏580余件套西汉渔阳墓出土文物进行了清点与科学保护。完成《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及《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考古发掘报告》的整理出版工作,并持续对走马楼吴简《竹木牍》卷、《长沙走马楼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释文修订》初稿进行修改完善。
3.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人员积极参加“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9场,发表学术论文5篇。组织召开《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为打造简牍研究团队,提升文物保护的专业化水平,我馆今年与北京科技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简牍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四、展览体系不断完善,简牍品牌持续提升
1.陈列展览精彩纷呈。推出特色展览4场、临时展览 22场。春节期间,我馆与日本滋贺县书道协会、大津市历史博物馆在大津市民文化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中日简牍文化交流活动。活动通过展览、演讲和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国古代简牍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更多滋贺县人民了解滋贺县与湖南省40年的友好关系。4月我馆与长沙市税务局联合举办的“从历史走来”潇湘税收文物展,以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等潇湘税收文物为载体,引导人们从文物了解税收历史。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馆原创展览《大道至简—简牍里的中国精神主题展》外借旅顺博物馆巡展,展期94天,共接待观众447937人,引发了新一轮的参观热潮。此外,为迎接长沙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我馆四展齐发,推出了《承汉启唐--北朝书法与雕塑艺术展》和《溯源书法文脉,推进文化自信--中国简帛书法艺术临摹创作光影展》等展览,助力长沙文旅融合发展,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认可。
2.长沙简牍影响力持续提升。我馆品牌宣传片《我从简中来》荣获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评选的“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十佳项目”。在第十届博博会上,我馆荣获“最佳展示奖”和“最佳教育展示案例”。在文旅融合方面,我馆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六期《书简游长沙》宣传片并打造品牌文博主题游活动——“书简游长沙”,用当下流行的citywalk形式将长沙众多简牍考古发现地点串联起来,让公众在古老的街巷中沉浸式体验长沙深厚的简牍文化。为深入挖掘传播简牍文化,我馆与新华社客户端、《瞭望》新闻周刊合作推出《走近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探秘跨越千年的“百科全书”》《简牍中的反腐》等系列深度报道。并与湖南经视合作录制《修文物的年轻人》《平民英雄》等文化节目,不断提升长沙简牍的影响力。在《中国文物报》近期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传播力研究报告》中,我馆在全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位列第25位。
五、筑牢平安建设基石,助力文明创建工作
1.巩固安全工作,整治安全隐患。全年共组织安全检查45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都详细记录在案,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实现隐患排查与整改的闭环管理。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实操训练、预案演练11场,动用器材300余具,累计参加培训人数500余人次,通过演练有效提升了全馆职工和物业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组织节前安全检查6次,圆满完成节假日值班,安全稳定无责任事故。
2.助力旅发大会,筑牢平安防线。为全力配合长沙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我馆积极参与到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大会期间的安全有序,为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3.推进文明创建,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全年开展多场“迎新春·送春联”、公益送展等文化惠民活动。完成引导游客文明参观,更新投放公益广告,无障碍服务设施使用维护等各项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