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长沙简牍博物馆藏品、科研活动与服务信息公开
返回一、藏品信息
长沙简牍博物馆是国内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研究和陈列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简牍藏品,总数达103200余件(套)。馆藏文物以简牍为主,包括走马楼三国吴国纪年简牍76247件、走马楼西汉简牍2639件、长沙五一广场九如斋东汉简牍80余件、西汉长沙王后 “渔阳”墓出土的木楬和签牌、金玉器、漆木器共287件(套),近年来新征集青铜器、砖陶器文物共48套。此外,馆藏饱水漆木器3000余件,饱水吴简、西汉简残片及新征集饱水简牍共20000余件。近年来收藏醴陵瓷器、碑刻拓片、书画作品等现当代艺术藏品共计900余件(套)。
2023年度,博物馆藏品总量保持稳定,同时通过持续的征集购藏和社会捐赠,全年共新入库藏品107件(套),其中征集青铜、陶器和砖石类文物14套共34件,接收文物局移交碑刻、墓志铭拓本35件,接受捐赠字画类艺术藏品30件。
馆藏珍贵藏品共2594件,类型主要包括: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走马楼西汉简,渔阳墓出土的金玉器和漆木器,其中珍贵简牍文物共2567件,其中一级文物1223件,占比近一半;渔阳墓出土的金玉器和漆木器等珍贵文物27件。
二、科研活动信息
2023年度,长沙简牍博物馆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全方位展现了其在学术研究、项目推进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科研项目方面,长沙简牍博物馆有序开展多个重大课题。一是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全新红外影像的走马楼吴简综合整理与研究”(23VJXT006),该课题旨在全面汇集20余年来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学术研究成果,对走马楼吴简系统整理。二是继续推进“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的整理与研究” 的研究工作,全年组织开展多次西汉简释文整理专题讨论会。三是我馆还积极编写并提交了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书,进一步拓展了科研项目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我馆“长沙简牍博物馆馆藏文物部分预防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进展顺利,该项目以优化馆藏简牍文物保存环境为总体目标,通过对库房恒温恒湿设备、空调、新风系统和设备的提质改造,同时运用多种调控手段,使文物保存的小环境和微环境达到长期相对“安全、稳定、洁净”的状态。
在学术成果方面,成功出版了《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选粹》,并完成了《走马楼西汉简发掘报告》的定稿工作,为学术界提供了珍贵的研究史料。完成了《走马楼吴简·竹木牍》卷及附录的出版稿初步校对,以及图版剪贴、红外扫描图版等系列工作,所有资料已提交至文物出版社,待出版。全年撰写专业论文6篇,这些论文涵盖了简牍文献研究的多个领域,展示了博物馆科研人员的深厚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
在学术交流方面,长沙简牍博物馆表现活跃,全年组织并参加了15次学术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如,我馆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李建平教授作《新出土简牍文献的语料学价值与利用》讲座,为馆内研究人员带来了简牍文献研究新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我馆引进讲座的同时也积极“走出去”,我馆金平研究员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了《馆藏饱水竹木类简牍的保护与修复》专题讲座,分享了文物保护的实践经验,促进了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国内外学术界的联系,也为推动简牍研究的深入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3年度科研项目清单:
1、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全新红外影像的走马楼吴简综合整理与研究”(23VJXT006)
2、持续推进“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的整理与研究”(17ZDA181)项目工作
3、开展“长沙简牍博物馆馆藏文物部分预防性保护项目”项目申报工作
4、推进与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合作项目“走马楼三国吴简·竹木牍”的整理出版工作
5、申报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西汉饱水竹简浸泡液中微生物分离鉴定及防治防控效果研究”
2023年度学术成果清单:
三、科研服务信息
2023年度,长沙简牍博物馆致力于为专业研究者提供全方位的科研服务,积极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推动简牍文化的研究、传播与普及,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科研服务的内容涵盖馆藏文物观摩、简牍文本和高清图片的资料查阅、馆藏学术资料借阅、漆木器保护技术研究交流等。同时,开放博物馆的专业图书馆,馆内收藏有大量简牍研究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集等资料供研究者查阅。服务范围覆盖馆内所有的文物藏品,为国内国际从事简牍文字学、历史学、简帛书法研究、简牍保护修复等各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提供科研服务,并深入开展交流合作。
服务方式:
一是实地调研,提供馆藏简牍实物观摩服务,年均接待研究团队10批次,覆盖高校、文博机构及海外汉学家。研究者可通过预约,申请简牍实物观摩,通过亲眼查阅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同时,研究者需要馆藏简牍文本和高清图片的资料,可通过网站的科研服务申请,提交详细的研究所需资料清单等申请材料,博物馆工作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审核回复。或可直接前往博物馆科研办公室提交申请材料。
二是学术合作,开放馆藏资源,利用学术资源优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学术研究、科研项目的合作,并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讲座等,为研究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成果的共享与传播。如,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就简牍霉菌问题,与我馆联合开展简牍保护课题合作和饱水文物微生物样品检测实验研究。
接洽方式:科研办公室电话为[0731-85425666],电子邮箱为 [1364741667@qq.com],研究者可通过电话或邮件进行咨询。
长沙简牍博物馆通过网站等媒体平台,全面展示上述管理、运行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积极向社会公众传达文物保护与研究的重要性,让简牍文化走进大众视野,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