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简‘牍’一下,你就知道!”入选第四届文博社教百优案例
返回7月16日,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主办、博展圈(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会在北京召开。根据《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遴选办法》,经专家审看材料、综合评议、实名投票,长沙简牍博物馆精心打造的“简‘牍’一下,你就知道!”研学实践系列课程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的教育模式,成功入选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百强,为湖南文博事业再添一抹亮色。
厚积薄发:立足“简牍之城”,让千年文物走进校园
作为“中国简牍之城”,长沙拥有全国最为丰富的简牍文物资源,这些穿越千年的“历史见证者”,为开展文化传承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素材。“简‘牍’一下,你就知道!”研学实践系列课程正是长沙简牍博物馆深耕本土资源的匠心之作。该项目以馆藏简牍文物为核心载体,专为中小学生群体量身打造,通过创新性的教育模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自课程实施三年以来,已辐射长沙及周边地区 50 余所中小学,累计服务学生超2万人次,成为连接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纽带。
课程架构:十节精品课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多维度解码简牍魅力
该系列课程包含《简牍入坑指南》《字间藏秘》《“简” 述湖湘“牍”懂中国》《简牍奇妙游》《活在博物馆里的古乐器》等10节精品课,内容涵盖简牍基础认知、湖湘文化探究、手工实践等多个维度,形成一套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课程可根据学校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既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兼顾教学的灵活性。
创新亮点:跨界融合+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可触可感”
该课程在创新方面亮点纷呈,不仅巧妙串联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等多学科知识,让学生在了解简牍的过程中实现跨学科思维的自然衔接与融合,拓宽知识视野,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知识壁垒;还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双轨模式,特别设置简牍书写、文物修复等趣味实践环节,使学生在亲手书写简牍、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中,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化为具象的感官体验,从而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课程以湖南出土简牍为核心载体,深度挖掘简牍背后蕴藏的湖湘历史文化故事,从古代先民的生活智慧到湖湘大地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在探寻本土文化根脉的过程中,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社会影响:从地方标杆到全国示范,以文化之韵助力发展新篇
凭借卓越的课程质量与深远的教育意义,该研学课程先后荣获湖南省文物局颁发的“湖南文物文化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并作为重点推荐课程在“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推广展示,成为文化教育领域的亮眼名片。不仅如此,课程还积极向汝城县沙洲芙蓉学校等文化薄弱地区延伸,将优质的文博教育资源送到更多孩子身边,在助力文博事业均衡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