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故事 | 竹书纪年

返回
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4871

引子:有史可寻的第三次简牍大发现,是在什么时候呢?

这要从西晋时期的一次重大盗墓活动说起。

除了私人偷藏的书籍能够逃过秦始皇焚书的浩劫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能让一些经典免于焚毁。那就是在始皇焚书之前,已经被名正言顺埋在了地下的陪葬书籍。

中国古代,一些达官贵人喜欢以自己生前珍爱的物品随葬地下。从而也刺激了盗墓行为的盛行。因而盗墓行业自古有之。战国书籍《吕氏春秋》中就提到了,“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掘之墓也。”也就是说,战国人认为,天底下没有哪个王公贵族的大墓能免遭盗掘的。到汉末三国时期,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出现了官方掘墓机构。比如三国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就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职,专门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古代,书籍要通过抄写来获取,并不易得,也是贵重之物。一些达官贵人通常也会将珍爱的书籍陪葬。如果挖开时代早于始皇焚书时期的大墓,或许会发现保存在墓葬中的古书典籍。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89),一个盗墓人就开启了这样一个战国大墓。

晋武帝叫作司马炎,他是三国权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之子,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在汲郡(郡治在今河南省卫辉市)有一个姓不(biāo)名准的盗墓人,盗掘了战国魏襄王的陵墓。不准自己也未想到,因为这次盗墓活动,他一个从事不光彩职业的盗墓者会从此青史留名。

到达魏襄王陵墓墓室时,盗墓者发现了一堆堆的竹简。然而在这群盗墓人眼中,这些破竹简并不值钱。为了寻找更值钱的器物——金银器、玉器、青铜大器等等,无知的盗墓贼们拿这些竹简制作火把来照明。

和孔壁藏书一样,汲冢竹书上书写的不是当时流行的早期楷书,也不是汉代流行的隶书,仍是那种无法识读的蝌蚪文。墓中的这些竹简,其数量之多,即使在被盗墓人烧毁部分之后,仍然还需要动用十辆车来运送。

这群盗墓贼无法认识到这些竹简的价值,但最高统治者们当然知晓它们的珍贵之处。竹简收藏到了中央秘府,皇帝亲自过问,下令当时一流的史官对这些文字进行释读整理,用楷书传写。

然而这批简牍被盗墓贼烧毁了部分,存在漏简的现象;原来成册的简牍,编绳已断,早已散乱,存在错简的现象;再加上简上文字是早已不再使用的蝌蚪古文,这些都是整理这批书籍的重大障碍。但在史官的不懈努力下,这些本已遗失的书籍,得以再次流传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记载魏国历史的《竹书纪年》。

汉晋之后,纸张成为了最主要的书写载体,简牍的使用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同样,古代历史上的简牍书籍大发现,就再不见于史书的记载,直到十九世纪的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