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简 | 吴简年号背后的故事

返回
时间:2022-02-07 浏览次数:3391


当我们把埋藏在泥泞中的简牍清洗出来后,为什么说它是三国吴简呢?如何判断它的年代呢?

这就是简牍类文物的优势了——上面有文字!清楚直白的记录了三国时期孙吴政权使用的年号,与《史书》上的记录一对应,就能直接确认它的年代。

年号是中国古代使用的纪年方法,最早由汉武帝创立。每一个皇帝即位都要换一个新的年号,在位期间也可以随时更换年号。因此每一个皇帝使用的年号数量,和每一个年号使用的时间长度,都是随机的。一直到明清两代,才固定为每一个皇帝一个年号,一直用到死。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称帝,建立吴国;随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与北方的曹魏政权、西南的蜀汉政权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直到公元280年被西晋灭亡,历经五十余年,先后传过四位皇帝,使用过十几个年号。


图片 1.png

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孙权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太子孙登早逝。第二年,立孙和为太子。以下省略宫斗和夺嫡剧情五千字,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和被废,与之夺嫡的鲁王孙霸赐死;另立幼子孙亮为太子。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太平三年(公元258年),权臣孙綝废孙亮,立孙休为帝。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孙休早逝。因孙休的儿子们年幼,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立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为帝。孙皓即位后,以荒淫暴虐出名。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孙皓向西晋投降,孙吴政权灭亡。

图片 3.png黄龙二年

图片 4.png

嘉禾元年

这批简牍中所能看到的年号大多为“黄龙”“嘉禾”等,即孙权即位初期的年号,因此将它们判断为“三国吴简”。

熟悉三国的人,对“建安”这个年号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大多发生在“建安”年间。

比如: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败于逍遥津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到“建安二十五年”这一年,真正意义上的“三国”时代开启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曹操的儿子曹丕成为汉丞相和魏王,把年号由“建安”改成了“延康”。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十月,曹丕改国号为“魏”,自己称帝,把年号改为“黄初”。汉献帝禅位,延续了四百余年的汉朝灭亡,历史进入“三国”时代。

因此在公元220年,先后存在过三个年号:东汉献帝的年号“建安”“延康”和曹魏文帝曹丕的年号“黄初”。

孙权在曹丕称帝后,曾派使者向曹丕称臣,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在古代,“历法”和“年号”是天子才可以制定和颁布的。孙权被曹魏政权封为“吴王”后,应该使用曹魏政权所颁布的年号“黄初”,才是正确的臣服姿势。然而,在长沙出土的“吴简”中我们却看到,孙吴政权没有使用曹魏的“黄初”年号;也没有使用东汉的“延康”年号,而是把在第二十五年就被废除了的“建安”年号用到了二十七年。

图片 5.png

建安廿七年

可见孙权对曹魏的臣服是有两副面孔的,《三国志》的原文就指出“初(孙)权外託事魏,而诚心不款”,并没有真正的诚意。就在公元222年,孙权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就已经自改年号为“黄武”,也就是公开表示了对曹魏的不臣之心。

图片 2.png

黄武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