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里的中国精神 | 鸠杖与敬老尊贤

返回
时间:2021-05-31 浏览次数:2978

小简:先生,你看博物馆里的这根手杖好像跟别的手杖有些不同?

先生:这个手杖啊,叫鸠杖,这是古代中国的执政者赐给高龄老人的一种凭证,你可别小看它,有了它老人就可以享受许多优惠,在某种程度上这就相当于相当于“老年证”了,它对于我们华夏民族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几乎成为华夏之邦尊老养老的文化意象。 

鸠杖.jpg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所谓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上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斑鸠具有长寿之意,是王权的象征,后来特指君王赐给高龄老人的“王杖”,成为国家敬老养老的标志。先秦以前,就有赐鸠杖及其尊老制度。西汉建立后,把手杖制成斑鸠式样赐给老年人,这是对养老礼仪的更新和继承。老年人一旦得到这柄手杖,就具有了一定的特权,可以自由出入官府不下跪,可以在御道上行走;从事各种商业经营免于征税;路上行人见持鸠杖者要让道,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诉。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国传统美德,习近平主席一直推崇备至、身体力行。早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时,他就提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2017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为93岁的科技工作者黄旭华老人让座,更是成为敬老尊贤的经典瞬间而广为传颂。敬老爱老,善德之始。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标;老年人幸不幸福,是一个国家国民幸福感的“晴雨表”。从老莱子彩衣娱亲、子路百里负米,再到“好媳妇”张水珍、全国道德模范王冬梅,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在中国相沿成习、与日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