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简牍写错字了怎么办?
返回妈妈:不对,不对,宝贝这个字写错啦,多了一横,去拿橡皮擦改一下
孩子:哦...好哒,妈妈,古人们在竹简上写错了字可怎么办?
妈妈:嗯...我想,古人们也一定有她们的小技巧吧!
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在简牍上用毛笔蘸墨书写,一旦出现书写错误,则用书刀削去重写,十分方便,因为简牍是竹木制作的。那会不会有别的方式呢?简牍整理研究者发现,许多竹木简牍上书写的文字,往往下面还叠压着墨迹,这个部位的简牍是经过刮削的,原因就是前面的写错了,书写者发现错误后将它削掉,再重新书写。这就像现在我们在纸上写字写错了,用橡皮擦擦拭,有时也会擦不干净一样。
对于书写错误,更加便捷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涂掉,这在打草稿时是最常用的办法,错误的地方涂抹掉,就代表废弃不用了。誊抄成正式公文时就不用抄这部分了。古人在简牍书写中发生错误,也有类似涂抹的方法。
除此之外,修改简牍书写中出现的错误,还有好几种办法,比如,在台湾史语所收藏的甲骨中,有在刻错的字体外围刻画小点,并且将错字圈起来,表示删除不用。在阜阳双古堆汉简的《年表》中,我们就同样看到了这样的情形。还有一种办法是,在简牍文字的边上打点,表示删除。这种方法尼雅出土的简牍中就可以看到。
本期节目由938声音体验官:方麒安 小朋友和妈妈 王衍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