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古代的宫廷菜谱
返回孩子:妈妈,妈妈今天中午我要做饭!
妈妈:欸?我家宝贝什么时候对做饭感兴趣啦?做饭之前最好是规划下菜谱哦。
孩子:菜谱就是把用什么菜、用什么烹饪方法写下来吗?
妈妈:是啊,吃饭、做饭都是有讲究的哦!跟古人比起来,我们可逊色多了,古人们啊,可是在竹简上记录自己的菜谱呢!
虎溪山汉简《为食方》,可以说是古代的宫廷菜谱,1999年发掘于湖南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墓主人名叫吴阳,是第一代沅陵侯。
《为食方》中记载了饭菜的用料、制作方法等相关食谱,简文标明“为某某方”,编号达四五十条之多,它详细记载了各种食物的选料和加工方法,仅做米饭就有七、八种,如“为稻黍(shǔ)方”、“为中粲(càn)方”、“为下粲方”、“为鱼鬻(yù)方”、“为中黄饭方”等。做菜则更加详细,包括鸡、豚、狗、彘(zhì)、牛、羊等等,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宰杀方式、还记录了多种调味品,对火候也有很细致的规定,可以说是一部汉朝的“美食大全”了。
《为食方》又称《美食方》,是汉代宫廷“食谱大全”,它反映出中华美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汉代在中国饮食史上是很重要的时期,它的饮食文化的发展,跟汉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域交流、民族交流,以及当时国土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是离不开的,这就让汉代的饮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本期节目由938声音体验官:李梓熙小朋友和妈妈张霞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