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你知道汉代王室用什么盛酒吗?
返回爷爷:小涵,你帮爷爷去酒柜拿一下酒壶,把酒倒在酒壶里面可以吗?
孩子:为什么要把酒放在酒壶里面呢?
爷爷:因为这样喝酒更方便,再加上现在天气这么冷,用酒壶温酒,可以喝到热乎乎的酒呀!
孩子:哇,太棒啦!爷爷,古人们喝酒也会有盛酒的酒壶吗?
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内,收藏着西汉长沙国王室墓所出土的精美漆器——云纹大漆卮。“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具,是饮酒时用于盛酒、量酒的器皿,产生于战国末期,到秦汉时广为流行。
该卮体态端庄,造型稳重,装饰精致,为湖南地区出土漆器中所罕见,是汉代实用型漆器当中的精品。古代的髹漆工艺,是我国工匠们采用的一种独特的装饰技艺,在这件漆卮表面就运用了施绘油彩的工艺技法,得以保存至今,仍然色泽艳丽,格外引人注目。
“鸿门宴”的故事已经为后人津津乐道,其中便与卮有关。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范增设宴欲借机杀掉刘邦,在酒酣之时,派项庄为刘邦表演剑术,危急时刻,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帐内解围。项羽用斗卮赐酒,樊哙接过后将大杯酒一饮而尽。樊将军以豪勇、威猛之气赢得了项羽的好感。“斗卮”者,卮之大者也。短短几句话,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传诵千古的历史传奇。
隋唐之际,酒卮较为少见,但仍没有绝迹。大家所熟知的“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著名诗句,这其中的“斗酒”应该也是指用斗卮来装酒。
秦汉时期的古人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喜欢饮用经过加热的酒。木胎的漆卮,相比于青铜器来说,具有轻巧耐用、隔热保温等特点,加上还有盖子,就算在冬天也能长时间地保持酒的温度。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随葬品遣册中,有一枚竹简上明确记载着“髹画斗卮”。而渔阳王后墓出土的这件大漆卮,根据初步考证就是“斗卮”的实物,其容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000毫升左右。
本期节目 由938声音体验官:李雨涵小朋友和爷爷李夯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