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为什么形容人学识渊博用“书通二酉”呢?
返回来,今天的成语小课堂,大家来说说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的成语。
男孩:学富五车。
女孩:才高八斗。
男孩:我还知道一个,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
女孩:我知道啦!爸爸昨天还教我了一个词,书通二酉,也是比喻读书多,学识丰富。
古人以“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指学识渊博,“书通二酉”来自“二酉藏书”的传说。
“二酉”指大酉小酉二山,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相传2000多年前,秦始皇颁布“焚书令”。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大量珍贵典籍灰飞烟灭。咸阳儒生伏胜,学识渊博,能过目不忘,且惜书如命,情急之下,他连夜在家中修造了一道夹墙,将家中竹简典籍藏于其中。第二年,咸阳发生了坑杀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方士的“坑儒”事件。这迫使终日为保护“禁书”而提心吊胆的伏胜决心铤而走险,他带领一名心腹仆人扮成药材商人,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偷偷将千卷竹简运出咸阳,择地而藏。车载船运,日夜南奔,历尽千辛万苦,行至湘西二酉山下,选中了二酉山古洞作藏书之处。秦亡汉兴以后,伏胜将所藏竹书全部献给汉高祖刘邦,刘邦大喜,亲自将二酉藏书洞封为“文化圣洞”,将二酉山立为“天下名山”。从此后,二酉山便被尊称为中华文化圣山,成为天下读书人毕生神往的文化圣地。
“二酉藏书洞传说”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故事包含了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不屈不挠、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许多成语典故都出自这里或与此相关。最常用、最著名的有“书通二酉”,“才贯二酉”、“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等。二酉藏书洞的传说具有珍贵的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价值。从《汉书》到《辞源》所载,都证实了二酉藏书的传说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期节目由 938声音体验官陈昱璇、龚梓赫小朋友以及陈昱璇妈妈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