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古代的军粮是怎样运输的?
返回男孩:妈妈,古时候没有发明汽车,人们运送粮食都用什么方式啊?
妈妈:开动你的小脑筋想想~
男孩:不会是用马车吧!
妈妈:你想想,咱们住在湘江边。。。
男孩:我知道啦!古人们会用水路运输!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会对诸葛亮发明的神奇工具木牛流马印象深刻,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政权面临的军粮运输问题的地理困境。而在孙吴地区,水路发达、港汊纵横,水路运输是转运粮食的最佳途径。长沙走马楼地区出土走马楼督军粮都尉简为我们重现了孙吴的军粮运输体系。
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对吴国而言,荆州尤为重要。因为荆州在长江上游,而占有长江,才能充分发挥吴国水军的优势。孙吴的水军是他们引以自豪的利器,赤壁之战已见其威力。与水军配套的重要设备——船,必然是先进的。运送大批量的军粮,当然选择省力的船运方式。走马楼吴简中就有记载了船曹,专负责造船及船运等的事务。当时孙吴的造船业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在三国之前,一般都是靠帆船与信风,在海上漂泊无定,几近冒险,为此而丧生者,不计其数。到了三国时期,由于孙吴同曹魏、刘蜀在长江上作战和海上交通的需要,积极发展水军,船舰的设计与制造规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走马楼吴简中曾记载了三州仓到州中仓两仓库之间的一次运输,就运了1800斛的税米,相当于现在的29.87吨。这仅仅只是一次的运输,长期这样的转运工作,运米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由此可见水路运输的重要性。
本期节目感谢938体验官 龚梓赫小朋友和妈妈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