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古代贵族喝酒用什么杯子?

返回
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5884

孩子:妈妈你瞧,这幅画里古人们桌子上放的那个杯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妈妈:嗯...画中的古人们在饮酒赋诗,我想,那应该是他们拿来喝酒的酒杯吧!

孩子:看起来真特别,和我们现在用的杯子完全不一样呢!

我国考古发现出土的漆耳杯,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并广泛使用于战国至秦汉时代。耳杯等漆木器并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便使用,只有在高等级大墓中才会出现。其造型简练,灵活小巧,是深受上层贵族们喜爱的酒器。

揭开具杯盒上的盒盖,盒内巧妙地盛放着十枚耳杯,五枚为一组,左右相对叠放,其间扣合紧密严整,最巧妙之处在于将第六枚耳杯的双耳做成三角形,使之与其靠近的另一组的杯耳不相抵牾。其设计之精湛,构思之精巧,不禁令人叫绝。

十枚耳杯皆为夹纻胎,体质轻盈,拈之如薄翼。且通体髹黑漆,双耳朱色描绘云气纹,杯壁用婉转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数只凤鸟。凤鸟亭亭玉立,搔首弄姿,相互左顾右盼。凤冠与凤尾细若游丝,长曳飘逸,蔓卷缠绕,为世人展现出了一幅当时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崇拜神鸟凤凰的世界,其华丽的纹饰也充分体现了汉代髹漆工艺的高超水平。

在汉代的王侯贵族墓中,一般都随葬有精美华丽的漆木器,这是墓主人尊贵身份的重要象征。长沙王后渔阳墓漆耳杯的出土,就和“渔阳”公主的高贵身份以及墓葬规格相吻合。而绘制一件纹饰精美的漆耳杯,其加工制作过程十分繁复,因此价格也很昂贵,可以与十件铜杯的价值等同。

本期《简牍的100种声音》由声音体验官:李逸帆小朋友和妈妈廖国淋参与录制,感谢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保管部副主任金平 倾情参与。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