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学员日志》(七)
返回黄晗玥
今天是参加简博小讲学习的第7天,每一天都有全新的收获。
首先,同学们来到教室,点完名,清点好人数后,大家分别站成男、女两队,来到了简牍工坊。接着,在带训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都来到了各自讲解的地方。
我讲解的是第十五部分,讲解地点位于博物馆二楼的展厅“潇湘弦歌”。跟随着老师不断的讲解和练习,终于把基本走步和讲解词琢磨清楚了。还得再下一番功夫才能更加熟练。
大家练习了一会儿后,老师按照我们各自讲解词分配的顺序,让我们依次进行讲解。等到我前面一位同学讲解接近尾声时,我既紧张又迫不及待。终于,轮到我上场了。虽然我的走步有些瑕疵,但是我的讲解词背得很是流利。
真是颇有成效一天!今天的讲解练习让我信心满满,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站在游客面前真真正正地讲解,做一名简牍历史的传播者。
龚浩哲
经过一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感到收获颇丰,从对小讲解员职责和规章制度的初步了解,到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实践体验,每一天的学习让我对博物馆讲解员这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培训的初期,我意识到自己对讲解员这一份职业还不够了解,需要多加预习和复习。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对简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丰富了我的讲解内容,也让我在讲解时更自信。通过讲解词的练习,我学会了在讲解中展现得体的仪态与举止,我知道自己在走位和手势需要练习,避免因紧张而出现失误。
这一周的学习经历不仅提升我的专业技能,也锻炼了我的心理素质,我将把博物馆的知识传递给更多观众,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讲解能力。
鲁亦周
从今天开始,上午的课程改成了分组展厅带训。由于起床起晚了,我不得不在走路时小跑。可即使是这样,我也迟到了。我到教室后没多久,我们就去了简博二楼的工坊。各组由老师带领进入展厅练习讲解。
因为我昨天参加了带训,所以姝婷老师让我指导一下和我讲同一部分的同学。我发现她身上有许多我的问题:指展版时大拇指是翘着的,忘词时磕巴,站得离展版太近,手伸得太直等等。在我的提醒下,她除了记不住最后一段的词以外,其他地方都改正了。而我从她身上也学到了别的东西:讲解时要面带微笑;声音要大;人比较多时,要环视游客,而不是只盯着一个人看。
老师对我们的讲解进行了点评:我需要多微笑,声音要大一些,要学会环视游客。而我的同学需要对讲解词更熟悉,语速慢一些。
今天我又收获了许多讲解时的注意事项,让我对通过考核更有信心了呢!
邓宇宸
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欢声笑语中,在简博学习的时间轴转眼间就来到了第七天。此时,离期末考核仅剩下最后一天了!
上午,我们在各自带训老师的陪同下,分别来到展厅进行“实战演练”。潘潘老师先让我讲解一遍,再根据我的情况,对我的站姿、手形、字音等方面进行了纠正,让我的讲解变得更加完善了。学无止境,真的很感谢温柔可亲的潘潘老师对我细心的指导。
在讲解的同时,我不由得被汉代的导引图深深吸引了,现在我们所做的体操、气功、瑜伽等可以说都是这位“鼻祖”的子孙后代了!它们都可以在这件数千年的导引图上找到自己最初的模样,这真是完美印证了中华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如今这件文物来到了我们简博,我们更应该好好的讲解它,传播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