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学员日志》(三)

返回
时间:2024-07-18 浏览次数:3809

图片 6.png

黄晗玥

首先,在骆驼老师的带领下,在短短10分钟内我们练习了口部操、长音"啊""一"和绕口令。真是意犹未尽啊!

第一节课,也是我最好奇的礼仪课,是由王姝婷老师为我们讲解一些基础礼仪。主要分为社交礼仪、博物馆讲解礼仪、讲解接待礼仪三大板块。从社交礼仪中,我知道了交谈时,不要有过多口头禅,也不要在对方说话时打段。从博物馆讲解礼仪中,我知道了讲解员要对宾客礼貌用语,宾客要文明参观。这节课可把我听得着了迷,入了神。

一转眼,就来到了第二节课,主讲王丽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湖湘简牍。从主老师的讲解中,我认识了"四水流域",它们分别是:湘、资、沅、澧这四个。其中,澧水流域经过湖南常德的地区,出现了6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遗址—城头山遗址。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且最早的古城遗址,真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奇迹啊!

分组且分配好讲解词后,今天的学习之旅就结束了。希望明天的热情也能像今天的太阳一样努力发光、保持热度。

图片 1.png

龚啟森

和往常一样,我和妈妈早早出发去往博物馆。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今天周一,刚好遇到早高峰,一路上车水马龙,堵得水泄不通,看着导航仪上不断提示的堵车路况,我心急如焚,妈妈看出了我的焦虑,一边调整路线一边安慰着我。可尽管如此,最后还是迟到了几分钟,我心里又愧疚又失落,心里也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更早时间出发,不再迟到。

时光飞逝,很快9天的学习生活来到了第三天。开始上课前,骆老师带着我们复习了昨日所学,做口部操、说绕口令还有气息与儿化音的练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与老师的重温中,我对此又加深了印象。

结束完课前热身,姝婷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基础礼仪”相关知识的学习。老师告诉我们,不论是博物馆的参观者还是博物馆的讲解员都应该有得体的个人礼仪,从面部表情到站姿手势,都应该时刻注意。原来一个好的讲解员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精湛的讲解技艺以及快速准确的应变能力,还需要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的到位。自信的表达,得体的礼仪才能演绎一场完美的讲解。姝婷老师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第二节课,王老师为我们讲授了长沙简牍的主要出土地,长沙的简牍主要出土于湘江沿岸和五一广场。老师提到了秦代的简牍,其中还有出土在我们湘西龙山里耶古城的《九九乘法口诀》木牍,我惊呆了。原来在古代,人们居然就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这比九章算术还早了几百年呢!

最后一节课,骆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员都拿到了属于自己的讲解稿。这个稿子是需要通过我们9天的学习,在带训老师的带领下,熟练且流利地将它背下来。想着即将体验一回“小小讲解员”,我既激动又紧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将讲解稿精彩呈现出来。

3天的学习生活,让我脑容量大开。利用课余时间,我翻阅了教材并做了复习。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时刻应该保持奋进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图片 2.png

徐若萌

今天入伏,我们依旧按时地来到简牍博物馆,学习第三堂课。

第一节课,老师教了我们基础礼仪,并告诉我们: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且礼仪对于良好个人素质的修养。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对一个讲解员来说,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外表形象,声音,言词内容,表情等。所以在讲解前要将这些检查一遍。而且我们的表情需要自然,大方,庄重,不要一直面无表情。

第二节课,王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三湘四水的含义。其中,三湘是潇湘,蒸湘,沅湘;四水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最后都流进了洞庭湖。另外,我们还学习了湖南地区重要的简牍出土点有湘乡三眼井,益阳兔子山,长沙尚德街,长沙五一广场,长沙东牌楼,郴州苏仙楼,龙山里耶,长沙走马楼供销社,沅陵虎溪山,长沙走马楼街,慈利石板村,张家界古人堤。

第三节课,我很幸运的分到了骆驼老师那一组,分配到了独属于我自己的稿件,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练习,这让我更期待了明天的课程!

图片 3.png

邓宇宸

一大早,我就被妈妈震耳欲聋的尖叫声给吵醒,原来是她最喜欢的球队西班牙赢得了欧洲杯冠军,不夸张地说,我家的欢乐氛围堪比“国庆”。带着这份喜悦,我开启了与简博的第三次“会面”。

第一节课是姝婷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基础礼仪。从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一些礼仪。比如:仪容仪表、礼貌用语、站姿、坐姿等等。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我们自豪的底气!

第二节课是王丽老师讲述的湖湘简牍,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堂课。这堂课让我了解到三湘四水名称的由来,湖南各地竹简的出土,让我不禁感叹湖南真是简牍出土的第一大省啊!在学习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几千多年前古人记录在简牍上的点点滴滴,为延续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堂课到了我最期待的分讲解词了,我被分到了22部分,汉代的导引图和定王台的由来。我一定会背得滚瓜烂熟,希望在考核时能正常发挥,顺利过关。

简,简述历史;牍,牍懂中华。在简博学习的同时,我不仅是在与先贤对话,更是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坚信,中华文明内在的韵味一定会吸引着更多小小讲解员来传承、守护!

图片 4.png

潘梓芯

在今天的课上,首先骆驼老师带着我们练习了昨天学习的口腔练习,还练习呼吸以及绕口令。练习完后,我们便跟着王妹婷老师练习了基础礼仪,礼仪是互相尊重的一种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仪表、仪态、仪容,首先我们又进行了一次介绍,但这次不仅是自我介绍,我们还介绍了他人,以及介绍集体,让我对我的同学们进行了近一步的了解,这是社交礼仪,我明白了社交时应正确的称呼交谈的对象,并且礼貌地打招呼。然后是博物馆礼仪,我明白了博物馆礼仪包含1、参观时穿着得体;2、不大声在馆内喧哗;3、不随意触摸展品,开闪光灯拍摄文物;4.要保持博物馆的卫生;5、要文明参观。接着是讲解接待礼仪,作为讲解员,我们的任务是给观众提供详细的讲解,课堂上我们还学习到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在“第一印象”中言词内容占7%,声音占35%而外表或者形象占58%,讲解员形象其中包含面部、头发、表情,当然还有仪态,讲解走路时采用倒退走,讲解时避免背对观众。在王丽老师的课上,我了解了中国简牍,其中知道了湖南素有“三湘四水”之称”,知道湘水流域、资水流域、沅水流域以及澧水流域。这四个都是出土简牍的流域,并了解了楚简、秦简、汉简。最后进入了分配讲解词的部分,我那组负责的老师是王丽老师,相信在她的指导和我的努力下,一定能讲好我负责的这些内容。

今天真是充实的一天,不仅复习了昨天的知识,还认识了新老师,学习了新知识,我期待明天的学习。

图片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