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学员日志》(二)
返回潘梓蕊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学习日。我们上了三节课,每一节课都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第一节课是“骆驼”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普通话练声的学习。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还看了一个用方言给小猪佩奇配音的视频,虽然很有趣,但大家互相都听不懂,因此可以看出学习说普通话的重要性。接着我们学习了口部操,骆驼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打开了口腔,声音才会更加好听。我们还知道了呼吸要用胸腹联合呼吸法,用了这个方法,我感觉呼吸轻松了很多。骆驼老师又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有趣的绕口令,让我发现我身边有许多同学是绕口令高手。
第二节课大伟老师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长沙吴简。他先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仓颉造字的有趣的故事,他告诉我们仓颉有四只眼睛,多的两只眼睛是因为仓颉太着急给急出来的。他又给我们介绍了简牍的制作过程:1.准备材料、2.刮削、3、杀青(上胶液)、4.编联、5.书写。他又给我们介绍了蔡伦。
第三节课是梁果老师给我们上的《中国简牍》,她一边告诉我们历史的知识点一边讲故事,一节课下来,我竟然知道了五六个有趣的故事,还学习了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今天我收获满,期待明天的学习内容。
李景龙
今天是我在简牍博物馆上的第二次课,主要由三个老师授课,他们的课各具风采,接下来请看下面两个。
骆驼老师教我们基础语音,其中一个气息训练叫《数枣》就是一口气数20个枣,老师让一个同学说一遍,可是他在倒数第四个枣的时候就卡壳了,全班哄堂大笑个不停,老师也笑了一笑。
果果老师一上台就问:“同学们,接下来老师给你们洒点穿越水,你们最想穿越到哪?”同学们顿时沸腾了,“我最想穿到贞观年间看看有多繁华。”“我想去宋朝狂夜市。”老师说:“你是只夜猫子口啊!不要老熬夜。”“我想回到清朝---末年”,老师说:“嗯,敬你是条汉子!”又接着说:“我嘛,想去唐朝。”说罢,全班又笑了。
三位老师的课时而严谨,时而有趣,又有点像在和我们聊天,我真期待下一次课会上什么有趣的内容。
龚啟森
迎着朝阳,我早早地来到了简牍博物馆,进入多功能厅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静静等待第一堂的到来。
上课之前,老师们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简短的答疑解惑。之后,骆老师的“基础语音”课就正式开始了。课上老师不但教我们口部操,还带我们练习了绕口令。老师专业的教授让我赞叹不已。接下来大伟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别开生面有关的“长沙吴简”的课堂。老师开篇给我们大家分享了“汉字的起源”,从册到典再到牍,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各种书写工具以及吴简的发掘地和制作过程还有长沙简牍出土时与其他地区简牍出土时的不同,让我对长沙简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简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最后是梁老师带来的“中国简牍”内容的分享。其间,老师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果能穿越到古代,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大家各抒己见,创意无限。看了纪录片《唐宋八大家》,我最想穿越的就是唐朝。我想去看看当时盛况空前的大唐盛世,去领略文人墨客的大家风采。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如果有机会穿越,我一定去唐朝。课上,老师还以不同朝代为题材,讲述了各朝代发生的事情,还教了我们《朝代歌》……今天充实的学习也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自己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都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讲解员”而努力。
谭奕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我不像往日那样窝在空调房里,而是满怀着自豪与兴奋去奔赴我与简牍的第二次“约会”。
简牍,一封跨越古今的信,一本古老的书,带我们敲响一扇回到古代的门,开启一扇探索历史的窗。
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基础语音。老师教了我们汉字的发声、汉字的音调、锻炼舌头的方法等知识,令我受益匪浅。以前从未听过这方面的知识,这节课激发了我对这方面的兴趣,真是一节意义非凡的课啊!
第二节课我们学习了简牍中的一种——长沙吴简,全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老师从汉字的起源讲到汉字载体的演变,再到竹简的制作,接着讲到长沙吴简的发现……他讲得生动有趣,听得我是“书呆子看书——津津有味”。
第三节讲的是中国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镜,方可知兴替”,可见历史相当重要。老师通过围绕“你想穿越到哪个朝代?”这个话题展开叙述,简要概括了整个中国历史,通俗易懂,非常有趣。
简牍或许并不华丽,但它承载着一个大时代的历史,见证了古往今来世界的变迁,令我们有机会窥见古人的风采,就让我们来做简牍的宣传人吧!
吴娇燕
今天是第二天,正式开始上课啦。第一节课是基础语音课,由“骆驼”老师给我们授课,小小普通话竟有大讲究,第一次知道语音语调也有专门的读法,说实话骆驼老师再讲第三声的时候,我在想覃老师给我们讲“襁褓”这个词的时候讲到了三声连读要变调,第一个字要变成第二声,再借助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回答的话,也就是214-214变为35-214,想想还挺有趣儿。
这第二节课啊,是由大伟老师来授课,教我们有关长沙吴简的知识,我才知道原来这出土的近十万枚简牍只有近七万枚是有字简,剩余近三万枚均为无字简或已损坏的简牍,这课啊,中途还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大伟老师在讲刚出土的简牍时,讲到了植物的细胞结构,本着想让我们高年级的同学来科普一下,但是因为大伟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下课后围着大伟老师给他科普,以至于在快放学时,大伟老师特意来给大家讲解了一下。
第三节课是果果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主要是讲中国简牍,讲着讲着,老师问我们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大家的回答相差不大,多是想去唐宋这两个朝代,还有个别想去秦明清这三个朝代的同学,至于那两位一个想去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藏书的,和一个想去清末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我敬他俩是条汉子。
今天也是快乐学习的一天呢,明天继续努力!
王莉晨
今天是上培训班的第二天。已经和同学、老师打成了一片。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有3位老师。骆驼老师、大伟老师、果果老师,他们讲课都非常有意思。一边上课一边给我们开玩笑,比学校上课的老师有趣多了。
骆驼老师教我们学习发音,一边展示一边让我们跟着学。虽然有些动作非常搞笑,但同学们还是认真的学习。比如顶舌。就是将舌头用力的往下,就像狗吐舌头似的动作非常滑稽搞笑。不过我做的很好。因为我家狗狗经常吐舌头,所以我也就学会了。呵呵,骆驼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吸气呼气。这对身体有很大的作用。我们那装模作样的样子,还挺像公园里那些练气功的老爷爷老奶奶。
接着是大伟老师来给我们讲解长沙吴简。在老师的细心讲解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解读的知识。一、简牍其实是不同的,简是只用竹子削的较细的木片。牍是用木头削成的较大较厚的木片。因此,我们一般称为竹简木牍。二简牍其实在挖掘时是很容易被破坏的,因为经常经过长期的地下水浸泡,导致简牍变得很脆,所以考古专家如果要挖掘,就只能一点一点用手将污水里的简牍挖出来,不能使用任何设备,甚至连小刀,铲子也不行。大伟老师告诉我们很多有关简牍的知识,让我们印象深刻。
最后给我们上课的是果果老师。果果老师很幽默,一上来就跟我们讲,他不允许别人在他的课上插嘴,但如果是别的,他不介意。老师说。假如每个人头上洒上穿越水,问我们最想去哪个朝代?有的说想去唐代,看李世民、武则天统领的大唐盛世,有的说想去宋代,去宋代吃东坡肉,我想说去清代看有没有重建的圆明园。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回答我们的问题。整个课堂上,我们都在互动,一问一答或抢答,很考验历史知识啊!
有趣的课堂结束了,我们却舍不得走,多想听可爱的老师们多讲几个有趣的故事和笑话,希望明天的课堂更有趣,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