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魄归来 神佑君些 ——楚漆镇墓兽

返回
时间:2018-07-19 浏览次数:4092

楚漆镇墓兽

通高53,长32.4,宽31厘米

时代:战国

现藏长沙简牍博物馆

在楚国的墓葬中,往往有一种特殊的神兽,它是楚人独创的一种丧葬用品,它怪诞的造型镇守陵墓的安宁,它就是镇墓兽!

战国时期,长沙地处楚国南部边陲,虽远离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楚文化的影响已在本是百越之地的长沙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饮食起居无不受其熏染、陶冶。古人早有记载:“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以娱诸神”(王逸《楚辞·章句》)。当是时,楚国上下“信巫鬼,重淫祀”蔚然成风,巫术、宗教、神话传说成了楚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支柱,人们的思想笼罩在鬼神弥漫的奇异世界里。在这样一个神秘、浪漫的生活空间里,在这样一个人神杂处、诡异空灵的国度里,楚人利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一个个寓意丰富、形象怪诞、工艺高超的艺术形象,其艺术成就独步一时,令人叹为观止。长沙楚墓中发现的镇墓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是楚文化中最有特色、最富有神秘意味的雕刻品之一。

长沙目前发现的最为完整、精美的镇墓兽,是出土于1992年发掘的一座战国楚墓之中。这个发现与发掘还穿插了一段颇为惊险曲折的故事。1992年元旦前夕,当人们正在为着新年的到来而忙碌的时候,市博物馆考古部却在这时接到了一个来自市区马益顺巷某基建工地一匿名人的举报,声称打桩中发现一座年代不明的古墓,有人擅自下去盗取出珍宝奇物,随后不辞而别。

1.png

马益顺巷楚墓的考古发掘工作现场

马益顺巷位于长沙市南门外的一条东西横贯至江边的巷子,南起沙河街,北至清泰祠。原名马援巷,相传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驻节之所,东汉时,交趾郡(今越南)发生内乱,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军讨伐。受朝廷派遣,马将军往返南越与朝廷之间,长沙作为其中转过程的办公指挥场所,故而得名。又相传旧时有一大户人家在此地辟有养马场,因马在此繁育喂养得膘肥体壮,故将此马场命名为“马益顺”,马场衰败后因作巷名。今当地人又称此巷为蚂蚁巷,典出何处?不得而知,与原来的传说又相去十万八千里了。

接到举报,考古部即委派李鄂权同志前往调查。小李经调查后确认为一座楚墓,并带回一批基建包工头截获的陶制礼器鼎、簠、壶、瓿、盉等。这批陶器体形高大,保存完好,一看便知非一般等级楚墓葬所出。因墓葬级别较高,价值大,分管考古工作的副馆长宋少华当即决定与李鄂权再次赶到现场勘查。来到现场一看,只见基建一桩眼正好打穿该墓的盖板,不法分子就是从这个桩洞进入墓室肆意盗掘的。为了掌握墓葬被盗掘破坏的真实情况,副馆长宋少华冒着洞口随时垮塌的危险,毅然下到墓底探查。墓室内的泥水浸至大腿,时至寒冬腊月,冷气逼人。在黑黝黝的墓室内,四周不断向外渗水,宋少华在洞内全然不顾,举着照明灯仔细地察看了盗掘的情况。待他完成任务,被人拽上来时,下半身的衣裤鞋袜已被冰冷的泥水全部浸透。根据以往发掘的经验与墓室被破坏的情况,以及匿名人的举报,宋、李二人断定棺室里的重要文物已被人盗取,遂将这一判断告知警方。果不出所料,警方从不法分子手中及时追缴回来三件玛瑙环、一件铜方镜,使国家文物免遭更大的厄运。现今玛瑙环与铜方镜已收藏在长沙市博物馆,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2.png

楚墓中出土的玛瑙环

1992年春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考古发掘工作,至6月份结束。这座楚墓长4.68,宽3.84,深3.82米,按照楚国葬制等级,当属于大夫一级的墓葬,地位仅次于封君,墓葬的规模在长沙楚墓中是属于高等贵族的。当揭开棺椁盖板时,一批随葬精美的漆木器映入了人们的眼帘,让人在深感被盗遗憾的同时又有了些许宽慰。清理中一件雕刻精美的漆木器格外引人注目,这便是前面说到的镇墓兽。

镇墓兽长32.4,宽31,通高53厘米,身、座分别用整木雕成,两兽头相背而连,颈、身合为一体,立于方座之上。兽头顶部凿有双方孔,用以插鹿角,鹿角不存。怪兽粗眉,双目圆睁,方鼻洞开,盆口大张,长舌垂胸,两前肢上举托颔,利爪毕露。黑漆髹底,眉、眼、鼻、口、舌皆用朱漆勾描轮廓,廓内绘圆圈纹、卷云纹,并用黄漆填缀圆点纹。神兽的头颈、肢体描绘朱、黄二色相间的鱼鳞纹、卷云纹。盝顶式方座,顶面与四侧面均凿有“井”字槽,形成凸起的几何形块面。凸起的几何形块面上用朱、黄二色描绘各种几何纹。

此神兽造型别致,与湖北荆州楚墓所出有别。其兽首鸟身,双爪收拢于颔下,表现了动物捕食之前的瞬间姿态,极富动感,更体现出沅湘巫风赋予的灵动气韵和不拘一格的构想。

3.png

镇墓兽的线图及其复制品照片

镇墓兽是楚人创造出来的一种丧葬用具,最富有神诡色彩,关于它的功能与作用,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有三种解释:

一、“镇墓兽”是古代山神的造像,这与《山海经》中描绘的头上有鹿角的“龙身而鸟首”或“龙身而人面”的山神形状接近。

二、“镇墓兽”是地神土伯的造像。土伯为古代神话中冥府幽都的主宰。《楚辞·招魂》中有“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的描写。镇墓兽张牙吐舌,双目突出,双角尖利,形象狰狞恐怖。楚人在墓中设此土伯神像,是为使死者亡灵受土伯保护,不受其它鬼神伤害。

三、“镇墓兽”是引魂升天的龙。龙的眼珠突出,头生双角,身有鳞片,四肢有利爪。楚辞中“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离骚》),“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九歌·大司命》),楚人爱作乘龙升天遨游的幻想,设置镇墓兽有御龙升天之意。

总之,楚人将这类神秘谲诡、形象怪诞的镇墓兽置于墓室之中,其目的是为了辟邪驱鬼,使死者免遭魑魅魍魉的伤害,保护死者灵魂的安宁,并能够由此神兽沟通天地,希望摆脱肉体的灵魂,能得到在天祖先与神灵的庇佑。

4.png

西汉渔阳王后墓墓道内的“偶人”

楚文化博大精深,奇异诡谲,绚丽多姿,其支韵余脉绵延不绝,即便是在汉代的长沙国,人们的丧葬礼俗中仍能窥其深厚的影响,并能追寻其渊源。例如在汉长沙王后渔阳墓、象鼻嘴长沙王墓、马王堆汉墓的墓道里,皆发现了头戴鹿角、双臂横拦的“偶人”,其辟邪驱鬼、保护墓主平安之意,与楚人一脉相承,只是变换了形象,更为人性化、世俗化。这又与汉代之后人们的入世观念息息相关,而这一驱鬼安佑魂灵的习俗,在汉文化的传承继嗣中至宋元而不绝。

楚墓镇墓兽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是当时楚国文化畏鬼好祀,重轻灵华丽,尚浪漫不羁的重要体现。

撰写:宋少华

参考文献

1. 《长沙马益顺巷楚墓》,《考古》,2003年第4期;

2. 胡伟庆,《中国古代漆器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姜亮夫,《楚辞今译讲录》,北京出版社,1981年;

4. 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 皮道坚,《楚艺术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