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破璧遨太虚 ——西汉渔阳墓“龙纹玉璧”

返回
时间:2018-07-19 浏览次数:3435

龙纹玉璧

直径17.1,孔径7,厚0.2厘米

时代:西汉

二级文物

现藏长沙简牍博物馆

1993年,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打开长沙王后墓的棺室时,发现不少散落的玉璧。显然,这座古墓已经历过盗掘的厄运,但是为什么盗墓者没有劫去这些葬玉,而要将它们随意丢弃和毁坏呢?

1993年6月的一天,湘江西岸湖南省某大学校园内一座规模宏大的西汉长沙国王后墓的发掘正进入紧张的清理阶段。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细心地剥离、剔抉、加护,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被小心翼翼地起运出来,历时二千余年深藏于地下的历史瑰宝又重见天日。考古人员在一枚记录随葬物品的木牌(古人称楬jié)上,发现了竟有当朝皇帝赠送的物品。木牌记录的内容如下:

“陛下所以赠物,青璧三、绀缯十一匹、薰缯九匹。”

青璧即指玉璧,缯指丝织品。由于墓葬早年曾遭盗掘,丝织品早已腐朽,荡然无存,但是玉璧质地坚硬,可以长久保存下来。考古队员担心的是玉璧虽然质地坚硬、耐腐蚀,但能否躲过盗劫的厄运却不得而知。带着好奇与期待的心情,考古队员们都想看到,皇帝赠送的玉璧是什么样子?是否与一般的随葬玉璧不同,在质地、纹饰、工艺方面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终于进入到棺室清理的阶段。一揭开棺室顶部的盖板,就发现主棺盖板上及四周散落着不少玉璧,有完整的,也有残破的。经仔细辨认,发现玉璧质地皆不佳,璧色暗哑无光、颜色青黑黄褐,属于一般的葬玉。原来盗掘者并未劫取这些葬玉,而是将其肆意抛撒、任意毁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是否与当时古人的忌讳有关,或是其它的一些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难道皇帝赠送的玉璧也不过如此?见此情景,考古队员怅然若失。虽然原来的期望已大打折扣,但能发现数量众多的玉璧,即使是遭到破坏、损伤,也使劳累了数月的考古队员感到些许安慰。这些情绪并没有给发掘工作带来太大的影响,考古队员在发掘间隙还拿此事相互调侃。有的认为,盗掘者不识货,玉石不分,错把玉璧当石头;有的认为,事情不简单,盗掘者可能盗取更好的东西,谁也无法估量这座王后墓里当年到底埋进了多少奇珍异宝;有的更认为,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报复行为,古代文献中就已有复仇者之间掘坟扬尸的记载。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觉时光飞渡,下工之时已过矣。

1.png2.png

西汉渔阳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收获的喜悦总是留给那些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分享。王后的主棺由内、外二层棺套合,当考古队员仔细清理内棺底部时,在厚厚的淤泥里与棺底隙缝中陆陆续续清理出了六块玉璧残片。内棺是盛放墓主尸身之所,玉璧出此,当为墓主贴身之物。玉璧虽残断,经拼缀修复后竟完整无缺,真乃上苍保佑。据推测,很可能是盗掘者在牵拉尸身的过程中,将此贴身之玉遗落在棺内,故此躲过一劫。

玉璧直径17.1,中间孔径7,厚0.2厘米,质地细腻温润,色泽柔凝,光洁晶莹,选用上等的新疆和田羊脂玉琢制。玉璧正背两面皆雕琢四条首尾相接的云龙,龙盘桓曲绕,宛如云中遨游。玉琢匠师采用了中国传统的S形构图技巧,线条流畅奔放,造型生动活泼,充满着动态艺术的韵律美,实乃汉代玉雕艺术的佳作。玉璧体薄通透,借助光亮,正背纹饰皆清晰可见。琢玉匠师在仅厚2毫米的薄玉材上琢治,同一图案正背对应,如出一辙,分毫不差,颇见其深厚功力非一般人所为。

3.png

联系到前述发现的一枚木楬上记录的皇帝赠送的三方玉璧,从材质、工艺、位置上来判定,应该就是其中之一。这让我们看到了真正来自汉朝宫廷玉器的面貌,以及代表着当时最高水准的制作技术与水平,这方玉璧应不属于一般的葬玉。该墓出土的其它玉璧中,质量亦有属上乘的。例如同墓所出的另一面大玉璧,直径25.7,好径5,厚0.8厘米,正背两面皆有纹饰。以绹纹带分隔成内外两区,内区琢蒲纹,外区刻龙纹。此件玉璧虽形体厚大,制作精美,但与前者相比,略逊一筹,但仍可看成是王国玉器中的精品。

4.png

汉代玉器上常以龙作为装饰的图案,这与古人的信仰、崇拜有关。早在上古时期,龙就是中华祖先崇拜的图腾之一。在人们古老的传说中,有关“鲧”的神话最为传奇。相传荒古时代,洪水滔天,山陵为岛,人为鱼鳖。鲧不畏天威,从天帝身边盗取神土“息壤”,用来制服洪水。天帝闻此震怒,派天神把鲧杀死在羽山。然而鲧虽死不屈,尸身三年不腐,以其精血和神力孕育着自己的儿子。天帝知道了,又派天神下来碎尸。天神举刀破腹,一条黄龙从中而出,腾空飞去。黄龙化而为禹,长大后继承父志,率领民众,治理水患,历十九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成大功。“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既暗喻着古代先民征服自然的不畏艰险的顽强毅力,亦反映出了中华文化对神龙的崇拜心理的历史渊源。

5.png

汉代大禹治水画像石

我国是古代世界三大玉作中心之一(另外两个是中美洲的墨西哥与大洋洲的新西兰)。我国玉石材料基本分为两种:一种为闪石类,亦称软玉,硬度为莫氏6—6.5,比重2.55—2.65,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钙的纤维矿物。我国古代的玉制器大部分为这一类,俗称羊脂玉。另一种为辉石类,亦称硬玉,硬度为6.75—7,比重3.2—3.3,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和硅酸铝,十八世纪后才流行。

中国玉器经过7000年的持续发展,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经过历代统治者和鉴赏家的使用赏玩,经过礼学家的诠释美化,最后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品,成为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

古人称玉有五德,所谓五德,即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悠远的声音。古人佩玉是把自己喻为有“德行”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继之更有推衍出“九德”、“十一德”之说。著名的考古学家郭宝钧先生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与玉的关系,做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玉的社会属性的形成是“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

汉代社会对玉器的认识和使用,已突破商周时期局限于尊神事鬼尚礼的范围,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汉代的礼玉大多用于祭祀、朝觐等郑重的场合,形制主要为璧、圭、瑗、璋之类,而以璧大宗。葬玉则是专用于丧葬事仪,如玉衣、玉握、玉塞等,都是专门定制的,选材、质地、形式与礼玉有较大的区别。随葬玉器中并不都是葬玉,有相当一部分为礼玉,它的来源或为朝廷賵赐,或为死者生前所有物或亲戚朋友馈赠。历史文献与出土文献都可为证,例如:

《汉书·霍光传》记载:大将军霍光去世后“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渔阳墓出土的木楬上亦称:“陛下所以赠物,青璧三、绀缯十一匹、薰缯九匹。”

传世文献与地下史料证明,朝廷赐予死者的物品中,既有礼玉的玉璧,又有葬玉的玉衣。而汉代用玉璧随葬已与先秦时期的祭天礼神的观念相去甚远,是专为亡人辟邪除厄、祈求冥福之用。

渔阳墓主棺内出土的这件精美的玉璧,应属于朝廷赠赐的礼玉,虽然它的主人早已化为朽土,但从它温润的肌理中折射出来的那个时代所赋予它虔诚的祈愿,蕴藏于其中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等却是今天的人们所渴望探知的。

撰写:宋少华

参考文献

1. 《汉书·霍光传》,中华书局,1983年;

2.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3. 《湖南长沙西汉渔阳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4期;

4. 古方,《中国古玉漫谈》,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