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第十三辑发布: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

返回
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641

(转载自澎湃新闻)

12月10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本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等五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

图片 1.png

“清华简”书影。清华大学 供图

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

发布会上,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三位青年教师马楠、贾连翔、石小力对上述五种文献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两篇礼书。这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相辅而行。简文词句与《仪礼》相类,行礼的节次与《公食大夫礼》最为接近。

这是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的首次发现,不仅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而且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一些特点,对先秦礼制以及《仪礼》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片 2.png

《五音图》中央绘有一个五角星。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图

两篇音乐类文献内容也十分重要。其中,《五音图》中央绘有一个五角星,其上角对应宫组音名,其他四角对应商、角、徵、羽各组,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五角星图形由“宫—徵”“徵—商”“商—羽”“羽—角”“角—宫”五条连线构成,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是“三分损益法”,与《管子》《淮南子》等书记载的五音生成顺序相合。《乐风》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记载音律名称,后一部分性质尚难明确。两篇乐书为中国早期乐理体系以及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畏天用身》则是一篇思想类文献,共17支简,内容完整,无缺简,围绕天人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论述,简文高调宣扬人的主体意识,充分展现了战国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先秦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文献。

“清华简”计划共出十六辑

2008年,清华校友向清华捐赠近2500枚曾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这些战国竹简也即“清华简”。这些“清华简”年龄已达2300多岁,其长度从10厘米到47.9厘米不等,平均厚度仅为1毫米。竹简上的文字为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字,现已失传。

经专家鉴定,这批战国竹简内容多为经、史一类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的典籍,且大多在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从未见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能否通过与研究古典音乐的学者合作,根据“清华简”第十三辑中的两篇音乐类文献,再现战国乐声?对此,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助理程浩表示,这两种写定于战国时代的乐书,是目前所见的抄写时代最早的音乐文献,且都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所以其对于研究先秦音乐史、社会史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我们对先秦音乐的了解仍非常有限,如果要做演奏上的复原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自2011年初发布“清华简”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以每年一册的速度推出清华简的整理报告。

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程浩介绍,“清华简”第十四辑相关工作已经展开,就目前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文献。一种类似于春秋战国人模仿尚书的文法所拟写的昭告书,共有两篇。另一种是一卷长篇,内容是通过假托与一个神人对话,来阐释治世的思想。这一篇可与“清华简”已发布的一些内容进行对照理解、解读。

另外,程浩表示,按照清华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总体规划,“清华简”共计将出十六辑,后续还计划出一本考古报告类成果,对整个“清华简”的入藏与整理工作进行总结。目前,“清华简”整理已进入攻坚阶段,整理团队将克服困难,保证每年一册的出版进度,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