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吴简保护的工作流程与方法

返回
时间:2018-06-14 浏览次数:7742

多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与省文物局的统一安排下,以及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我馆围绕吴简的保护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队伍从无到有,设备从简到繁,技术水平由低到高,特别是结合自身简牍保护的实际操作与体会,在工作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起了比较科学的流程体系,能够将保护工作中的失误减少到最低、最小的程度。由此形成了别具特色、具有示范意义的吴简科技保护经验,得到了同行专家们的肯定和赞许,也为今后同类湿简的保护处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现将这些年来从事简牍保护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叙述如下:

1、三国吴简的揭剥清洗工作

从1997年11月份开始,我们正式着手开展饱水简牍的揭剥、清洗工作,至2002年6月,前期的清理工作已经全部进行完毕,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统计处理的总数量共计为13万余枚:其中的抢救扰乱简约71,000余枚,正规发掘简将近68,000枚。三国吴简清洗、绑夹后均存放在地下饱水库房内,分别装入2100余个搪瓷方盘里密封保存,再按照编号的顺序集中摆放在60个木架子上。

在发掘过程中,为了便于清理和后期整理工作,将竹简分成4个区域,每个区在发掘前把竹简上的淤泥稍作清洗,并且绘图、拍照和录相。揭取时由专业技术人员按图纸上标的编号排列、迭压顺序把取出来的竹简放在早准备好的塑料大盆里,盆边上写清竹简的层位、出土时间、盆号,放满后用蒸馏水浸泡,用湿布覆盖。将竹简及时运回文物库房后办理交接手续,移交给库房保管人员。

所谓的“揭剥”,就是指从简牍出土时已被挤压黏结在一起的极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板结成块体”上,尽可能按照原来简册的前后顺序,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其逐枚地揭取、分离开来。由于它们长久埋藏于地下,册卷的原样早已解体、散落,很难看出眉目,有的还变形、残碎,腐朽厉害。要将厚度仅仅1~2 mm的竹片揭剥开来,并保持其完整性,不能丢掉残破碎片,不扰乱层次和顺序,为复原、释读文字提供最大程度的保证。否则,十万枚竹简如若混乱成一团,这批珍贵文化遗产的学术价值等将受到严重的破坏。

揭剥清洗工作前必须经过整体清淤后拍照,同时绘制好层位图,图照要一致。对成册的竹简,要绘制平面图,立面图,详实记录所在区域号、盆号、分号,注明绘图时间、比例。清理出的残木简、木牍、签牌等均须绘图、编号,详细记录清楚。

揭剥之前需认真对照绘图、照片等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区域号、盆号、分号无误后方可进行。对于粘连紧密结实的竹简,要细心观察竹简的排列、迭压关系,按照一致的方向和顺序进行揭剥。在揭剥完整的简册时,每一枚竹简需要单独使用一个不锈钢编号牌,编号均不得重复。揭剥竹简的工作过程当中都要耐心细致,轻挑徐进,左观右察,切不可莽撞拉扯,急于求成。揭剥时做好详细记录,及时补充原图、照片上的不足。而特别是对于比较完整的成册竹简,力求弄清楚其编联顺序。要做到图上编号与钢牌号完全相符后,才可转入下一步的清洗环节。

清洗工作实行单独作业,责任人将揭剥的简牍分发给清洗技术人员,必须核对分发每人的数量,配发的钢牌数要与竹简数一致。每清洗一枚竹简的时间,算起来大概平均要40~50分钟,总共经过6道工序进行,要使用到10余种工具等。而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保护技术人员也必须高度绷紧神经,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避免对简牍上的字迹造成任何损伤。

1.png

保护技术人员正在进行竹简的揭剥

2.png

清洗揭剥工作使用的部分工具

清洗之前竹简放入几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等待大约30分钟后取出。清洗时首先清洗无字的背面,即竹青面;如发现两面有字,应减缓速度和力度。清洗有字的竹简分三步进行:①粗洗:清洗竹简无墨迹的地方及简所粘连较厚的淤泥;②细洗:采用多次换水的方式清洗简上和两字之间的泥垢;③精洗:细致的清洗凹凸不平的竹简,熟练的运用笔锋采用挑、抹、揉、点等技巧,剔除简牍上细小的污渍。同时,针对清洗竹简时发现的简弯折、扭曲、起翘等情况的现象,我们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于产生变形的部位做适当的矫正与整型处理,以便于进行清洗之后的竹简绑夹工作。

3.png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简牍清洗

4.png

竹简清洗后采用双面玻璃绑夹固定

对长沙走马楼吴简的清洗完成后,其每枚简均按编号顺序绑夹好玻璃条,并在竹简上方单独插好不锈钢号牌。具体操作是将竹简夹放在两片玻璃条的中间固定好,然后两端均采用棉线进行捆绑,棉线缠好几圈后打个活结扯紧,这样也方便于今后解开。完成后将编号钢牌插入上方一端的棉线内,号码数字向外。凡是发现有墨迹的竹简时,均需用此法来进行绑扎,这样既能够透明可见,又防止其受到进一步的损伤。每日下班之前,清点检查已清洗竹简的数量、完残情况等,经三人核对无误后,把竹简用搪瓷盆装好,写上数量、出土区号、时间,送入地下库房用蒸馏水浸泡。

在对竹简进行揭剥、清洗工作的这六年时间之中,坚持每天记录工作日记。包括药水配比、工作程序、人员、数量及核对、入库等过程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同时对完整、残缺、碎片竹简加以区分、统计,便于今后的资料整理工作。在此期间,从事此项工作的全体人员从未休息过节假日。不但比专家预计的时间提前两年多完成13万余枚的清理工作,同时还对这批吴简绘制原貌清理揭剥平面图6大册,记录工作笔记近40本达100余万字。

2、 饱水库房内的日常保管维护

未经脱水的饱水简牍进入文物库房内保管,主要的保存方法仍然是暂时浸泡在纯净水里,也称之为“湿保”。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存放在地下库房时,其主要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整体清淤:

1996年7至11月,从考古工地上发掘出来的吴简分别盛放在56个大塑料盆里,再全部运回到地下库房来。为了使竹简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以及简牍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清理前的拍照、绘图等),首先就需要将覆盖在竹简表面上的淤泥进行初步的清理,此项工作主要是采用纯净水来进行。

(2) 置换清洗药水:

由于竹简在清洗工作的过程中,使用到了某些去污作用的化学药品,按照文物保护的有关要求,清洗后还必须要把残留在简牍胎体内的成分物质置换出来。方法是采取蒸馏水重复地浸泡、置换不少于3次,注意要用pH试纸进行检测至中性即可。所消耗的蒸馏水就达到600余桶,每桶容量为25公斤。

(3) 日常例行检查:

定期观察饱水竹简的保存状况,主要是看浸泡的溶液有无变质和发浑,或者竹简的颜色、表面有无异常变化等情况。在1999年9月13日,当查看到编号为14-15-18盆时,发现水质浑浊、有点发黄,简表面上分布有椭圆形的小斑点,呈现出浅黄色。经过进一步的检测化验,结果证明是一种专门侵蚀竹木材质的菌类,暂时定名为竹简蚀斑病。由于当时发现及时,处理迅速得当,此病害很快就被控制住,没有造成重大的破坏,而且至今尚未再次发生。

(4) 配置更换药水:

我馆对未脱水简牍保存环境的温度基本控制在24℃以下,起初存放在搪瓷盆内的竹简需要不定期地更换蒸馏水,质地较差的特殊竹简除外,平均每二、三个月更换一次。后来改为配置防霉菌药剂来进行浸泡,例如使用“霉敌”药物和新洁尔灭溶液等,已有效地抑制了霉菌类微生物对简牍的侵蚀发展,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批简牍可能发生的病变和损害。每年蒸馏水的需用量至少有20000公斤以上。

1.png

原先的简陋库房中采用木架放置简牍

2.png

吴简饱水库房中的日常检查与维护

(5) 更换文物架:

由于原先库房的条件较为简陋,长年阴暗潮湿,摆放竹简的文物架多年后四脚开始糟朽、腐烂,给简牍的保护工作造成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在2003年我馆又重新定制了60个专用不锈钢架子,将原来旧的木质文物架全部予以更换。同时库房内增添安装了紫外线灭菌灯,以防止空气环境内的霉菌滋生和扩展蔓延。使用后不但确保了竹简的绝对安全,而且不易生霉、容易擦洗等,对饱水简牍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006年初至2007年为止,我们集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分批次完成了对于三国吴简库房的整体搬迁工作,目前走马楼简牍全部存放于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地下库房内。新的饱水库房相对于原来的简陋库房来说,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等条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进一步符合简牍保护的具体要求,已经对文物库房进行了局部的改造升级:增添了中央空调、通风排气管道,并安装了空气除湿机、净化过滤设备等硬件设施,并安排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饱水简牍的保存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当前尚未进行脱水处理的走马楼简牍,其保管的环境温度基本控制在摄氏18~25度左右,库房内放置的不锈钢架和塑料盆,再也不用担心发生霉菌滋长等现象。

3、简牍的脱色拍照工作

长沙吴简的脱色与拍照,不仅仅是简牍科学保护过程中的基础环节,而且其质量高低与整理和研究的成效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高度注重吴简的脱色工作。竹简作为我国特有的文物,其脱色和脱水等保护技术基本上是由我国的文物科技工作者独立承担,自行研究发展起来的,走马楼竹简的化学处理方案也是在广大文物保护科研人员几十年辛勤探索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的。

2004年4月份起,我馆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文物出版社的专家们合作,开始对走马楼吴简进行脱色和拍照。工作伊始,我们针对吴简自身的特点,结合以往南方简牍保护的经验,制定了《长沙三国吴简脱色拍照工作流程》,预先设计了“出库移交——脱色——排版——编号登记——拍照存档——绑扎核对”的简牍脱色流程,并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脱色完成后,简牍进入拍照工序,严格按“排版发号—→编号登记—→核表定版—→胶片、数码同步拍照—→整理绑扎—→核对入库”的程序依次操作。拍照完毕的竹简准备进入脱水工作环节。

为了使出土吴简的文字获得清晰的拍摄效果,便于整理研究学者的阅读和考释,需要进一步做脱色处理,即通过化学方法使竹简从现有的深褐色还原为字迹清楚的米黄色。早期竹简脱色使用的是草酸法和低浓度的过氧化氢,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一些新方法的逐步应用,现在我们主要采取Na2S2O8法(连二亚硫酸钠):即用金属离子络合、有机基团还原、添加剂保色等最新技术,对走马楼竹简做脱色处理。

在对饱水竹简的脱色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适当的预处理,清除竹简内部对颜色影响较大的重金属离子和附着物。利用现代分析手段,对竹简化学成份、颜色的长期变化、墨迹保存状况等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对竹简脱色前后颜色保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行研究,并予以有效解决。

配置一定浓度比例的添加试剂,在适当的温度、时间、PH 值等条件下,改变木素中发色基团的化学结构,使之转化成为无色物质。添加剂包括某些络合剂和其他辅助试剂。由于它是自然氧化的逆过程,因此处理后比较符合简的分子结构特征,对机械强度的影响相对也较小。连二亚硫酸钠的水溶液为中性,其作用原理是还原出土后因空气中氧气的作用而改变了结构的一些化学基团,并使之溶于水。因此,其本身作用只是恢复了竹简深埋地下时的部分化学结构,不会对竹简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所用各种化学试剂在脱色完成之后应彻底清除。连二亚硫酸钠、草酸等都可溶于水,它们容易从竹简中去除没有残留。因照相和释文的需要,脱色后竹简颜色需能保持至少一周以上,相对稳定性较好。为消除脱色过程中残留于竹简中的化学试剂,避免残留物对竹简长期保存造成不利影响,用蒸馏水将已照相的竹简浸泡置换几次,直到无残留为止。

3.png

走马楼简牍在处理之前颜色变深发黑

4.png

饱水竹简完成脱色处理后的状况

同时在吴简脱色及其后面的脱水过程当中,我们对原来的竹简绑缚固定方式做出了重大改变:由以前的无机玻璃双面绑夹改为单面玻璃加棉线轻绕。此项工艺上的调整既可避免双面绑夹对本已残损吴简的压挤,更有利于化学试剂的渗透,缩短处理时间,有利于吴简的大规模流水化作业。这一工艺上的探索与创新,对今后处理类似残损湿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每一批次简牍的脱色拍照进行之前,考虑到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复杂性,项目负责人宋少华都要专门召开全体人员座谈会,集思广益,征求意见,进行科学周详的工作布置,优化设计岗位流程,进一步强调责任与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十分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投身其中,自觉服从项目责任人的统一调度与安排,体现出了积极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当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完成之后,都能主动协助其他环节尚未完成(例如绑简)的工作。当某个岗位因它事出现临时空缺时,其他人也能自觉来分担,并且对发现的疏漏及时提醒、补救,例如排版、核查、拍照工作等。由于调度适时,配合得当,补位及时,使整个脱色拍照工作进展顺利。每年的工作与往年相比在质量上都有飞跃和进步,工作效率更加提高,同时工作误差也得到大幅度降低。在参与人员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效率有增无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圆满完成了脱色保护任务。

2008年,三国吴简大规模的脱色拍照工作终于已全部结束,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我馆共计完成了73661枚竹简,2425枚大木简,352枚木牍、签牌、封检等简牍的脱色拍照工作。此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吴简保护整理工作又取得了一项阶段性成果,为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关于吴简保护整理总体实施方案》又向前迈进了扎实的一步,为吴简的早日整理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png

脱色后的简牍进入到排版照相工序

6.png

北京专家正在进行吴简照片拍摄工作

4、简牍的脱水与修复工作

吴简的脱水、修复与包装工作是简牍科学保护中的重要环节。由于饱水吴简浸泡于地下1700余年,极度糟朽、腐蚀严重,其主要化学成分都已发生严重的降解,给人直观感觉为海绵状,因此必须抓紧时间进行脱水处理,以便使这批珍贵文物得以保存下来。饱水简牍出土后,由于原来深埋地下或水下的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被打破,在氧气、水份、微生物等影响因子的协同作用下,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大大加快。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会发生明显的收缩。因此,饱水简牍的脱水定型工作对于其长久保存非常重要。

竹简的脱水保护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其研究与应用工作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完善,它经历了从乙醇—乙醚法到乙醇—填充物法的阶段,原先也已试验过用醇—醚连浸+乳香胶法应用于这批简牍的脱水。此次大批量竹简所采用的脱水方法与技术路线,依照2003年11月国家文物局专家论证会上通过的保护方案来组织实施。主要采用十六醇填充方法对走马楼竹简做脱水加固处理,简面颜色尽量做到保持竹质本色,使之能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放。其基本原理为:处于饱水状态的走马楼吴简,由于文物本体的腐蚀程度十分严重,糟朽情况呈现为海绵状,首先需要用乙醇逐步置换简内的水分,直至胎体内部的水分被置换完全,然后再采用十六醇梯级置换简牍中的乙醇,直到乙醇基本被完全置换掉,这样在简牍内留下稳定、固态的十六醇,可达到饱水简牍脱水的目的,并起到很好的填充和加固作用。

为了抓紧简牍脱水工作并保证安全顺畅,加强管理减少人为的失误,我馆又参照以往的简牍保护经验进一步制定出《吴简脱水移交前工作流程》、《三国吴简脱水工作流程》两个实施细则,使之更加科学严谨。根据吴简保护工作的总体进度进行科学管理,尤为注重每个环节中的质量跟踪。

从2004年2月起,我馆即开始分批量进入简牍的脱水程序,项目委托荆州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合作,执行负责人由中心副主任方北松先生主持。我们严格按照新制定的工作流程组织开展了首批竹简脱水移交前的核对、登记、编号、入册等工作,在吴简脱水和修复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针对竹简的形制、类别与完残情况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脱水操作程序,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情况对操作流程做适当调整。

7.png

吴简放入恒温箱进行脱水加固保护

8.png

文保专家对竹简做特殊的技术处理

经过全体人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第一年就完成了脱水简牍20000余枚,其质量也达到了所规定的文物保护要求。后来的移交工作已经在前面的基础之上有所改进,取消了分栏入简、核对释文及其登记造册等环节,直接将脱色拍照时同步进行的数码照相资料照片分批刻录成光盘,同时一并移交给脱水组,以便今后的核对工作与修复拼接之用。

整个吴简大规模的脱水工作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简牍脱水完成即进入到修复流程,直至竹简装入有机玻璃盒内。各个环节中都须注意检查简牍与编号的相符,尽量减少错号和跳号情况的出现。

吴简脱水后由于竹简绝大多数都存在开裂、残断、破损等现象,必须进行修复处理,其粘接、缀合的工作量很大,难度也不小。从事此项工作的有关人员都要熟悉修复过程的主要操作,修补、粘接须平整严密,缺失部分绝不能用他简补接,尽可能地保持简牍原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修复的水平与技巧,改进修复的方法,避免粘上胶痕和纸痕。吴简在经过了拼对、粘接、修补等工作后,与脱水保护之前相比较,不仅仅是外观形制保持了一致,墨迹文字清楚,而且纵向裂隙、折断部分均得到了恢复,有利于其长期保存及其文字内容的识读。

9.png

技术人员进行吴简的修复缀合工作

10.png

竹简采用有机玻璃盒包装固定

走马楼竹简全部采用有机玻璃盒来进行包装。其优点在于:吴简放置其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固定和防护,能够比较直观地进行文字释读和近距离观察、接触,就算是直接用双手拿取也比较方便,不会对文物有任何的影响。而且其打印的编号标签夹在两层有机玻璃板之间,也避免了由于长时间的触摸而导致其纸张表面油墨磨损的可能。

针对每一枚简牍而言,先制作成两块尺寸一致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其长度一般为34厘米,宽度一般为3厘米,上层盖板有2mm厚,底板厚度均为5mm,双层粘合起来而成为一套。根据简牍的形状、尺寸规格等,在底层玻璃板的中间位置开槽,其槽的深度一般为2.5mm,长度与宽度也应比简本身略大一些,留有少许余地。也就是说,针对每一枚简牍而言,都要为其量身定做槽口的尺寸,这也就带来了包装工作中的复杂性。

2011年,我馆进行了走马楼简牍大规模脱水保护的最后扫尾工作,上述脱水、修复与包装等工作的顺利完成,为长沙三国吴简科技保护项目的整体阶段性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亦为将主要精力和重心转入到简牍整理与研究上来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5、简牍的点交验收与入库存放

在走马楼三国竹简的验收过程中,按照简牍的编号顺序,对已脱水吴简逐枚进行点交工作。参照图版与数码照片逐一核对,对点交当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列表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外观标准完整、字迹清晰、脱水效果好的竹简作为标本记录编号,以备调阅查看;针对竹简拼接错位、脱水后变形、包装不适等问题,及时提出改正和修复要求,并尽快地予以修整、纠正、兑换。

从2004年7月中下旬开始,将首批5000枚竹简对照图版完成移交入库工作,我馆将脱水后的每一批次吴简均实行严格的检验、接收工作。在其点交过程中若发现有问题,根据简牍实物、图版照片、电脑存档资料三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复查,直到寻找出问题发生之根源所在,区分清楚相关责任。通过认真、仔细地逐一检查,总结取得的工作成绩与收获,确切统计出不足与差错,将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细化列举成表,并且在验收结束后,编写出内容详尽的点交验收报告,以备各方的核实与检查工作需要。

从2004年至2010年,共进行了总数计为76000余枚已脱水、修复简牍的点交入库工作,完成了十六批次脱水后简牍的点交报告。由于引入了复检的机制,缩短了复检的周期,故在验收过程中清查的一些细小问题都已经基本解决,例如:个别简牍与图版不符、个别简牍编号存在错误,拼接缀合中的错位与赘接,有机玻璃包装盒的尺寸不符等等,全部都没有随意放过并及时得以修正和归位。

11.png

12.png

文物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脱水后吴简的点交和验收

点交验收工作最初安排是每半年或半年以上进行一次,我们将对脱水环节的质量管理模式延伸到点交验收环节上面来,认真履行文物品移交手续的清单填写,明确各自职责。从而避免了因数量过多、检验时间拉得过长、存在问题较多、工作人员精神容易出现疲倦拖沓等状况而降低验收标准的现象,问题随时发现并及时解决,上一阶段的不足和疏漏决不允许在下一环节再次出现,进一步加强了点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走马楼简牍在完成了点交验收的程序后,就进入到下一个入库存放的工作环节。我们采取的是用专门定做的囊匣盒来盛装,再按照质地、类别和编号顺序,分别摆放于专用的文物密集柜架内保存。两间简牍专有库房内总计设置了56 个文物密集柜架,每排柜架上又划分为4列14行共56屉,每个囊匣中按照顺序纵向排列着15枚竹简,每两盒放置于一个抽屉内,这样就能达到简牍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13.png

简牍存放于密集柜架的专用囊匣盒内

14.png

库房保管人员进行吴简入库核对工作

库房保管人员要具备文物藏品的相关业务知识,熟悉所保管简牍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相应的一些保管方法,了解每件藏品的现状并记录详明,并始终把文物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库房保管工作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好温湿度控制和调节,防治有害微生物、防尘、照明管理(防紫外线)和文物保存状况等方面的技术工作。统一施放化学药剂,定期进行科学的防霉、杀虫、抑菌处理。然后进一步抽样检查有机玻璃盒上的双面胶,并对已经松动和可能散开的包装重新进行密封、加固等工作。

我馆在这十六批次大规模的简牍验收与点交入库工作过程中,积累了很好的文物保护经验,已完成的近八万枚走马楼吴简的保护工作,无一枚编号错乱,无一枚发生缺失。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吴简保护工作应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简牍保护的数量与进度,要因事制宜,保质而行,切勿片面地追求过高的数量与过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