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宋少华研究员赴西南大学开展讲座

返回
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2405

5月21日晚,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主办的“学行堂名家讲座”在336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宋少华研究员,讲座题目为“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年代讨论——以《都乡七年垦田租薄》为基点”。文献所张显成教授主持讲座,文献所及历史文化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

图片 2.png

图片 1.png

宋少华老师首先针对《都乡七年垦田租薄》的年代问题进行了学术史的回顾。《都乡七年垦田租薄》于2007年披露,随后诸多学者从统计薄的格式、内容、纪年等角度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讨论范围超出材料本身而涉及整批简牍的年代。目前,学界对《都乡七年垦田租薄》的年代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七年”应为长沙王刘庸七年(公元前122年);一种认为“七年”应为长沙王吴右七年,即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包括宋老师在内的多数学者赞成前一种意见。接着,宋老师对晋文先生《走马楼西汉简〈都乡七年垦田租薄〉的年代问题》一文公布的《西汉前中期相关历朔对照表》(以下简称为《对照表》)质疑。宋老师择取《对照表》中部分走马楼西汉简牍历朔与其他相关历朔材料进行详细比较,认为走马楼西汉简牍三年至八年的历朔不应是吕后五年到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83年-公元前178年)。

宋老师指出,《史记》《汉书》记载长沙恭王吴右七年的时间清楚明确,即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而《对照表》将其移至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的方法欠妥。《对照表》所呈现的年代对应关系较为随意,存在可商榷探讨的空间。因此,宋老师根据胡家草场出土西汉简的朔日干支、《秦汉初朔闰表》和《秦至汉初历法研究》等材料对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年代进行重新讨论,认为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年代不属于吕后至文帝时期,而应属武帝时期。

为了考察走马楼西汉简牍的整体年代,宋老师认为还可以从汉历置闰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对现代天文学置闰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宋老师指出长沙恭王吴右九年中置闰年位为元年、四年、七年、九年,长沙康王刘庸九年中置闰年位为三年、五年、八年。置闰规律为甄别走马楼西汉简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可以进一步推定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的年代应属武帝时期。

宋老师指出,其他出土材料、已有研究成果以及简文相关内容等还可为走马楼西汉简牍年代的判定提供旁证。如《长沙市走马楼西汉古井及简牍发掘简报》公布的两枚西汉皇帝纪年简是历朔比较明确的武帝纪年简,其朔日与走马楼西汉简牍相合。简文所见“大农”“太常”等职官名称以及文书格式的演变亦能为年代的考察提供线索。最后,宋老师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结合相关简文,对《都乡七年垦田租薄》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

转载自西南大学汉语言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