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长沙简牍博物馆少儿专刊,《奇妙博物馆》12月特别策划

返回
时间:2022-12-16 浏览次数:2796

图片 1.png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木牍等的总称,在人们普遍使用纸张以前,简牍是中国最主要的书写载体。湖湘大地上自1952年至今已陆续出土了近20万枚简牍,长沙则是国内出土简牍数量最多的城市。阅读简牍上的文字,我们仿佛能与古人面对面交流。关于简牍,你了解多少?

你知道“杀青”的由来吗?

你认识简牍大家族里身材不同、作用不同的各位成员吗?

走马楼古井里的10余万枚三国吴简是怎么被发现的?

1700年前的古人在简牍上为我们留下了什么信息?

……

翻开12月的《奇妙博物馆》,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

图片 2.png

博物馆包罗万象,让孩子从小爱上博物馆,既是家长、老师们的心愿,也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博物馆人的责任。2022年,长沙简牍博物馆受邀与新蕾出版社《奇妙博物馆》携手策划一期“长沙简牍博物馆专刊”,给孩子们讲述简牍的那些事儿。图片 3.png

《奇妙博物馆》是国内第一本原创少儿博物馆科普教育杂志,于2018年创刊。刊物内容由全国博物馆、研究所、高校等专业机构中的一线文博工作者及文博领域专家学者、博物馆文化教育推广者等共同参与撰写,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介绍异彩纷呈的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技、自然等主题,展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精神风貌。

图片 4.png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22年12月,《奇妙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专刊”终于顺利出版发行。在本期刊物中,长沙简牍博物馆以“见字如面”为主题撰写了4篇文章,以三国吴简家族里能说会道的“小简”的口吻,为孩子们讲述简牍的故事。图片 5.png

《小简的三分钟自我介绍》讲的是简牍诞生的故事和一些与简牍有关的字词故事,如“杀青”“册”“韦编三绝”等,让孩子们理解,简牍不愧为见证和记录历史的大功臣;《小简大家族》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简”和“牍”的区别,还介绍了简牍家族里拥有不同功能的“田家莂”“木揭”“名刺”“封检”等简牍,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简牍的分类;《“上班族”小简重见天日》带领孩子们回到1996年走马楼的考古现场,看淤泥里的宝贝如何在专家们手里重获新生;《跟着小简读简牍》则以《录事掾潘琬》木牍上的“许迪盗米案”和《南疆丘》大木简上记载的赋税信息为例,为孩子们直观展示简牍上的文字记载如何填补史书里的空白。图片 6.png

本期刊物收录的关于简牍的文章,以一枚简牍“小简”第一人称的视角、充满童趣的当下语言解读简牍文化,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希望孩子们能在欢快、轻松、愉悦的阅读气氛下获取受益一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