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简 | 吴简总量知多少

返回
时间:2022-08-25 浏览次数:23420

吴简,是长沙简牍博物馆最重要的一批藏品,也是长沙简牍博物馆兴建之由。这一批吴简之所以如此知名,主要在于它的出土数量,在当时超过全国出土简牍的总和,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单批简牍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那么长沙吴简的总量到底有多少呢?

当1996年吴简出土之后,各大报刊媒体争相报道,其中列出的数据确是各不相同。

图片 5.png

1997年3月,人民日报海外版,9万片

图片 5(1).png

1999年第5期《文物》发表《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10万枚左右

图片 1.png

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长沙出土吴简17万》

图片 6.png

2003年《中国文物报》发表《科技领先团结协作勇于创新——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整理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提到吴简总数13万枚


为什么对吴简的数量的报道数据出入这么大呢?这就要从简牍文物出土的特殊性说起。

湖南地区气候潮湿,出土简牍的含水率往往高达500%以上,而一般新鲜的竹木材料的含水率最多只能达到100%-200%。这样的简牍在出土时不像我们日常看到的那些竹条木片可以握持。由于含水量太高,它们像煮熟的面条一样是软的,很难直接用手接触,因此被称为饱水简牍。

为了科学的发掘和保护,饱水简牍要连带着其外部裹挟的淤泥一起出土。这些淤泥被一坨坨的包装起来,从考古场地搬运到专业的考古机构进行清洗整理。在此过程中,谁也无法说清每一坨泥里究竟裹藏着多少枚简牍,只能根据简牍的大小和总体积进行估算,于是在完全清洗整理之前,我们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数量,在十万余枚上下。

当考古工作者面对一箱一箱泡在水里的泥巴坨坨,要怎么处理它们呢?

我们知道,简牍是古代的书籍和簿册,要完整的复原上面的信息,简和简之间的顺序可不能错乱。简牍又不像现在的书籍是印有页码的,编连它们的绳子也早已在几千年的埋藏中朽烂了,因此,这些简牍出土时的顺序和排列位置就是非常重要的考古信息,需要谨慎记录。这时,就要介绍考古神技——绘制揭剥图了。

图片 4.png

这就是一张简牍的揭剥图,大家能看懂它描绘的是简牍的什么部位吗?

图片 5(2).png

是的,它描绘的是简牍的端部,也就是每一枚竹简头顶或者底部那个面。因为只有这个面能完整的表现出每一枚简牍在出土时的相对位置,即使受到外部的挤压或者干扰,离它最近的那枚简也多半是当初编连的时候就相邻的同伴。绘制好了揭剥图,我们就会根据揭剥图为每一枚简赋予一个编号,这个是简牍整理最初的编号,它记录了这枚简牍在出土过程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简牍之间的相邻关系。

接下来就是艰苦卓绝的简牍揭剥清洗。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碗已经坨在一堆的面条,可能还裹着一坨豆瓣酱,怎么把它一根根的分开,不许弄断,然后再清洗干净。更重要的是,简牍上还有字,所有的工作都不能对字迹有所损伤。每清洗一枚吴简,要使用三十余种工具,步骤包括:剥取、粗洗、中洗、精洗、脱色、脱水等多道工序,耗时五十分钟。图片 6(1).png

吴简清洗部分工具

图片 7.png

吴简清洗工作现场

重要的事情重复一遍:每清洗一枚简牍需要用到30多种工具,耗时50分钟。再重温一下吴简的总量:十万余枚!

可以想见,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付出了什么样的时间和精力来保护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从1996年到2002年,经过六年多艰辛细致的整理,总共清理出吴简14万余个编号,其中有字简近8万枚,有墨痕的简牍2万余枚,另有4万余个编号是无字简。六年间,从事此项工作的全体人员从未休过节假日,提前三年完成了10万余枚,绘制吴简揭剥平面图6大册,工作笔记30余本,达100余万字,为学界对吴简的复原研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吴简会脱去其中过多的水分,恢复成竹木材质原来的状态。我们就会对其中开裂、残断、破损的情况做修复处理。然后就可以对它进行高清拍照,研究其中文字的内容了。吴简的整理出版工作也是吴简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馆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合作,邀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素先生、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院胡平生先生等担任项目责任人,分别带领项目组分批开展工作。在吴简的整理释读过程中,专家们会通过对吴简内容的解读,对简牍的拼接、编连的顺序等进行调整,然后再出版成书。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断简可能会拼成一支,有的简牍可能告别出土时身边的伙伴,被编入另外的简册。这时候,它们除了出土时的编号外,又有了一个出版编号。

目前长沙吴简经整理,已经出版的有《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壹)-(玖)》卷、《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吏民田家莂》等共十卷。在重新编号和出版过程中,我们统计到目前长沙吴简中有字的竹简共73678枚、大木简2194枚、竹木牍、签牌375枚,总计76247枚。其中收藏在馆内的有76179枚,在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出差的共68枚。

如今,经过保护和整理的吴简的每一支都根据编号顺序,躺在量身定制的有机玻璃盒中,安全地保存着恒温恒湿的文物库房里;每一枚简牍上都凝结着科研保护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我们也终于可以自豪地回答那个20多年前的疑问了,吴简共有76247枚有字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