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里的中国精神 | 清华简《治政之道》中的和平发展思想

返回
时间:2021-10-15 浏览次数:3243

小简:先生,我们今天来学习什么呢?

先生:今天咱们来学“和”这个字,《说文解字》中说:“和,相应也”,意思是说音乐相和谐,你能想到什么关于“和”的词语吗?

小简:先生,我知道,有和谐、平和、温和。

先生:对,“和”是中华文明一直以来的追求,家庭要追求和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国家要追求和谐,以仁爱之心待人,团结一心;世界要追求和平,友好相处,共富共荣。

49简牍里的中国精神—清华简《治政之道》中的和平发展思想.jpg

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和平思想。如今收藏于清华大学的战国竹简《治政之道》就鲜明反映出作者崇尚文治、反对简单以武力征伐的思想。例如第23号简文就强调“文威”,认为“武可犯而文不可犯”,尚文治而非武功;第10号简文提出“并邦不以力”,指责诸侯国互相征伐,以武力翦除弱小的行为。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纷争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出这样崇尚文治、提倡和平发展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自古就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血液中本就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近代遭受欺凌和战争的苦难经历,让中国人民更加珍爱和平。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能够在一个稳定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同时也显著壮大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力量。从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还是在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的今天,和平发展都将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