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里的中国精神 | 三国吴简里的屯田思想

返回
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2997

先生:三国时期,战乱纷争不止,社会动荡,人口迁徙频繁,土地荒芜。

小简:先生,如果没人种地了,大家吃什么呢?

先生:别着急,针对吃什么的问题,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了屯田制度呢。

小简:那先生,什么是屯田制度啊?

43.jpg

1996年从湖南长沙走马楼出土的10万余枚三国吴简震惊了中外学界。从吴简的记载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孙吴政权虽然雄踞江东,但是统治并不稳定,对外要抵抗魏、蜀两国,对内又要“镇抚山越,讨不从命”。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获取军粮,孙吴政权采用了民屯军屯并举的措施。所谓民屯,就是政府集中一批屯田的民众,专门用于耕种粮食;军屯,则是在屯兵的地方开辟一块耕地,士兵不打仗时便从事农业生产。屯田不仅解决了孙吴的军粮问题,而且对孙吴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为江南的初步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实以军队戍边屯田始于西汉,而最早成体系实施屯田制度的则是曹操。这种制度不仅在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为后世开创了一种大规模的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先例,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不同程度地仿效,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39年,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毛泽东借鉴古代屯田思想,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41年,党中央再次强调必须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在此背景下,熟读史书的朱德提出在不妨碍部队作战和训练的前提下,效法三国时期曹操屯田的做法,实行“军垦屯田政策”。毛泽东、朱德亲自组织并指导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屯田。部队集战斗、训练、生产、学习于一体,一边开荒生产,一边回击敌人进攻,展示了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特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在短短的三年内,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极大地激发了抗日军民的生产热情,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