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里的中国精神 | 北大简《仓颉篇》与识字启蒙教育

返回
时间:2021-08-20 浏览次数:3033

小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先生:哈哈哈哈,小简你在背三字经啊?这可是非常经典的启蒙教材呢,那你知道除了三字经以外还有什么经典启蒙教材吗?

小简:先生,这你可难不倒我,还有《百家姓》《千字文》。

先生:小简可真聪明,但是今天咱们要来看看2000多年前的启蒙识字书,他可是要比《三字经》出现的早多了呢。

37.jpg

2009年年初,北京大学入藏了一批珍贵的汉简,其中就包括中国古代启蒙识字书——《仓颉篇》,其内容相当于我们今天用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类的书籍,在经过私塾老师结合教学经验数十年来的修改,形成了一部文字分布均匀,朗读合辙押韵的优秀启蒙作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所藏《仓颉篇》其实并非是该简文的第一次出土,其最早出土时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附近发现的残简,随后在西北地区还零星出土了不少《仓颉篇》的残简,这表明当时的统治者对文化教育十分重视,即便是边远地区的普通民众都能可能受到相应的识字教育。从而反映秦汉时期识字教育的一个侧面,但即便如此在古代社会目不识丁者还是比比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被授予“七一勋章”的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扎根深山几十年,帮助1600多名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十几年时间里,她家访走过的路超过十一万公里,即使身患重疾,依然无时无刻都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正是在以张桂梅为代表的无数人的坚守下,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建国初期小学净入学率仅为20%的“文盲大国”,变成了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的教育大国。今天,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