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里的中国精神 | 长沙走马楼吴简里的廉政文化(下)

返回
时间:2021-05-24 浏览次数:2842

小简:先生,上节课那个故事还没讲完呢,那个盗米的许迪最终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先生:汉末三国时期,对待贪腐的惩罚十分严厉。吴简上记载:盐满一石(dan),米满两石,杂物值5000钱的,都要被判处斩刑,妻子和儿女也将丧失人生自由,罚为官奴,这也是盗米案的许迪的最终下场,那么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小博:先生,我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官一定要清正廉洁,不然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0录事掾潘琬文书.jpg

简牍里的中国精神探寻

即便是1700多年后,当我们重新读到这块《录事掾潘琬》文书木牍,这短短的几行文字带给我们的震动仍然是巨大的。腐败是以权谋私的行为,是历代王朝的痼疾。普遍而严重的腐败导致吏治混乱、制度瓦解、人心涣散是不争的事实。这些腐败上自皇帝、公卿,下至一般小吏。表现形式虽然五花八门,但最终将汇聚成引发王朝灭亡的各种矛盾的焦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历代廉政建设的思想、制度、实践所形成的廉政文化,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珍贵遗产。

红色故事/红色人物里的精神传承

中国共产党就借鉴我国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1936年,美国作家斯诺到延安访问时,从当时我们党领导人的生活细节中发现,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勤廉为民精神中,蕴藏着一种“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东方魔力”,才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跨越,并不断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清正廉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的法宝。

简牍里的中国精神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