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汉代的尊老法典

返回
时间:2021-03-16 浏览次数:2856

孩子:妈妈,今天放学回家我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啦!

妈妈:我们家崽崽真棒,已经懂得尊老爱幼啦。

孩子:那当然啦!尊老爱幼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这么做了!并且啊,简牍上都记录了哦!

敬老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古代的礼制社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把它看做是仅次于事亲孝亲的一种美德,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深远。

甘肃武威出土的《王杖诏令册》是汉宣帝时期颁布的汉代专门的尊老法典,是当时处理老年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全文近600字,用26枚木简书写而成,具体内容涉及多项受法律保护的待遇,不仅有对70岁以上老人的政策,而且覆盖了当时社会的弱势群体,特别偏重于老人。

诏令中规定了保护老年弱势人群的若干人性化措施: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且无子女的鳏寡老人,从事商业经营不必纳税,种田不必缴田赋,允许开设店铺售酒;如有人愿意奉养此类老人的,可以得到政府特殊的扶持;对于孤寡、身体残障的人群政府不得随意摊派劳役,无论民事还是刑事案件都不能捆绑,并且,要在法律上给予特殊优待。

从武威磨咀子出土的《王杖诏令册》简中我们能看出,由于皇帝提倡并有制度保证,所以汉代敬老养老之风盛行。并且也能看出,当时的汉宣帝对养老问题是非常重视的。《王杖诏令册》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古代“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也是我们研究尊老制度非常典型的文史材料。

本期节目由938声音体验官:田一孜小朋友和妈妈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