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人头税对古代老百姓有多大影响?

返回
时间:2021-03-12 浏览次数:2934

孩子:爸爸,古装剧里的“徭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

爸爸:额…这个你可以理解为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老百姓从事的劳动。

孩子:天啦,他们好可怜~

爸爸:那个时候的穷苦百姓,不仅要服劳役,还要交人头税。

孩子:啊,那如果交不起这个税,会怎么办啊?


孙吴的算赋之制承袭于秦汉,并且有所发展,长沙吴简中多处都显示孙吴时期在继续征收口算赋,且孙吴时期的算赋比汉武帝时代还重。

赋税沉重,不仅老百姓,连地方官日子也不好过。据《三国志》记载,吴主孙皓统治时期,会稽太守车浚和湘东太守张咏因为交不出算赋和缗钱,就被斩了首,还传首各郡示众。可见孙吴赋税的繁重苛刻和当政者的骄奢残暴。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走马楼吴简中出现的人口数量的统计,发现走马楼户籍简中的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均呈现出失衡状态。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与人头税的征收不无关系,因为多一人多一税,女人的生产力不如男人,却同样要交人头税。

赋税和地租、兵役、力役一起,这样极端的剥削让百姓无法生活,交不起口赋,就只好背井离乡,加入流亡的行列。赋役繁重,也是每个朝代的末年,流民问题都日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调整赋税政策,但却始终没有放弃这样一个以人头为征税对象的赋税制度。

封建统治者看中的是口算钱这类人头税的优点,如它以人口数目为计税依据,另外以人口为课税对象,税源变化不大,收入有保证。但是口算钱之类的人头税也是一项最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在封建社会“人”与“地”分离的情况下,以“人头”或者“户”作为征收对象,显然是不公平的。人头税和地租、兵役、力役一起成为封建社会压在百姓身上的沉重大山。长沙走马楼吴简中的“口算钱”竹简不仅还原了一千多年前长沙百姓的深重苦难,也反映出人头税这个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延续近两千年的税种存在的深刻原因,是我们研究长沙地方史和中国赋税史的珍贵资料。

本期《简牍的100种声音》由声音体验官:龙祎李小朋友和爸爸参与录制,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