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的100种声音 | 古人聚会时的“曲水流觞”是怎样的饮酒场景?

返回
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1307

孩子:妈妈,我觉得古人们的生活可真有意思!

妈妈:哦?为什么呢?

孩子:今天老师跟我们讲了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故事。他们喝酒的方式可真有意思,我才明白“曲水流觞”这个成语的典故呢!

长沙“渔阳”王后墓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漆耳杯,总数约有千余件。其器身多绘制有凤鸟纹、卷云纹、水波纹等等,有些在杯底还刻有“渔阳”的铭文字样。这也进一步说明耳杯在当时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记载,耳杯可供人们饮酒作乐,使得其能够演绎出许多的游戏之法,相沿成俗,衍生出无数令人神往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个传统节日叫上巳节。古人认为春日万物生长,易染疾病,所以上巳节这一天,要到水边洗浴净身、去除污垢,祈福以祛除疾病,这一风俗又叫“修禊”。到东晋时,在文人雅士中演变成在弯曲的溪渠边聚会,洗脸洗手,一起喝酒聊天。人们将盛满酒水的耳杯放入潺潺流水之中,让轻盈的耳杯漂浮其上,任其漂流,耳杯漂到谁处,谁即当场赋诗,吟赋不出者罚酒一杯,被罚者当即拿起盛满酒水的耳杯一饮而尽。

东晋永和九年上巳节这天,在绍兴会稽山山阴县一个叫作兰亭的地方,“书圣”王羲之邀谢安、孙绰、魏谤等诸多好友在这里举行修禊活动。众人在清流激湍之旁,将耳杯盛满酒水,漂浮清流之上,流觞做咏。午宴过后,众人提议将现场吟作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流传后世,并请本次活动邀集人王羲之作序。王羲之趁着酒兴,当场作序,写下了旷世名作《兰亭集序》。令古今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故事——“曲水流觞”,就是由此得来。


汉代人把盛酒水的耳杯又称为羽觞,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就是形容漆杯的双耳犹如鸟的翅膀张开欲飞的状态。其实在秦汉时期,随着青铜器的逐渐衰落,漆器已经取而代之成为上层社会的主流。轻巧、华丽的漆木器,在贵族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耳杯上,就有大量的书写“君幸酒”、“君幸食”的文字。


本期《简牍的100种声音》由声音体验官:孟繁智小朋友和妈妈胡艳参与录制,感谢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保管部副主任金平 倾情参与。简牍的100种声音,我们一起 传承简牍文化,下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