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莂保据 合符守信 ——说《广成乡劝农掾被书条列州吏父兄子弟人名簿》 《广成乡劝农掾被书条列州吏父兄子弟人名簿》木牍

返回
时间:2018-07-19 浏览次数:3950

1.png

尺寸:长24.4,宽3.7,厚0.5~0.7厘米

时代:三国

级别:未定级

现藏长沙简牍博物馆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把一些商业上的契约成为“合同”,那么“合同”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有着怎样的起源呢?

释文:

廣成鄉勸農掾區光言:被書條列州吏父兄子弟狀處、人名、年紀為簿。輒隱核鄉【1】界,州吏七人,父兄子弟合廿三人。其四人刑、踵、聾、歐病,一人被病物故,四人真身已送及,【2】隨本主在宮。十二人細小,一人限佃,一人先出給縣吏。隱核人名、年紀相應,無有遺脫。【3】若後為他官所覺,光自坐。嘉禾四年八月廿六日,破莂保據。【4】

这件文书,长约24厘米,汉代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1厘米,这即古人常说的“尺牍”。内容记载了三国孙吴长沙郡临湘县(今长沙)下辖广成乡劝农掾向上级报告辖区内州吏及其父亲兄弟户籍的情况。

细心的读者还可能发现,这件木牍的天头部分,有一个线条符号。这种符号是装饰,还是有实际作用呢?这要先从文末提到的“破莂保据”四字说起。

破莂保据,是文书套语,就是剖开文书,分成几份留作凭据。《释名·释书契》这样解释:“莂,别也,大书中央,中破别之也。”这段话大意是:“莂”就是在劵书上,大写一个字,将这个字从中央破开,一分为二。

一般莂中间大写的字是“同”字。木牍被剖开后,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同”字也被分成相应的几份,当原来被剖开的部分重新拼合时,“同”字线条也可合在一起。现在我们说“合同”的意思就来源于这里。

不过这里线条已经不像“同”字,被符号化了。被破开的“莂”,大概是一份留在官府,一份核查户口的官吏自己保存。一旦发生诉讼,各份文书就会是审理案件中的书面凭证。因为有“同”字符,文书能作假,否则就不能合“同”。(也有学者认为,“破莂保据”很可能是套话,实际上也不一定真的“破莂”。)

吴简中的券书“莂”是通过线条符号来合符,在其它地区,有些简牍券书是通过刻齿来合符。这种券书的一般做法:用一种长七八毫米、宽二毫米的小凿子沿券书边线打凿孔,这种凿孔有时多至十余个。破莂时用利器自顶端一劈,券书便顺着边线和凿孔砉(xū)然而开。凿孔能够拼合就是合符的标准。

2.png

这种合符方式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古代的虎符。虎符是一种兵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图中的虎符及著名的阳陵虎符,它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正是虎符是分为两半的,一半存于朝廷,一半为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所有。

3.png4.png

阳陵虎符:高3.14厘米,长8.9厘米,虎形,有左右两半。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和虎符相关的不乏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窃符救赵”。《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三国演义》也有一段巧用虎符夺取三城的故事:曹操因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如何不生气?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无论是券莂、刻符,还是虎符,都或以契刻或者以笔画线条、虎形为相合标志,以示信用。正所谓殊途同归,合符守信。

原来“合同”一词,也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从简牍中,我们读到的不仅有历史,同时也有汉语言不绝的发展和传承。

撰稿人:杨芬

参考文献:

杨际平、李卿:《隋唐魏晋券书常见的有关署券、执券的套话》,《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 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2004 年出版。

李均明、周自如、杨慧:《关于长沙走马楼嘉禾田家莂的形制特征》,《简帛研究200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李卿:《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性质与内容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李均明《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