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非爱民 留得惠民功 ——走马楼“惠民简”

返回
时间:2018-06-12 浏览次数:3332

长沙走马楼吴简之惠民简

未定级

时代:三国

现藏长沙简牍博物馆


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社会中,往往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相较欧洲在16世纪才出现福利社会的理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要早很多。要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让我们从走马楼“惠民简”开始——

1996年十月份的一次重大考古发掘,打开了一座埋藏千年的古井。掀起了走马楼三国吴简的神秘面纱。之所以说它神秘,因为这批简牍中出现了许多传世文献从未见过的词汇,引起大批学者来解读这一密码的兴趣。

其中一枚编号为959的残简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见简:

壹·959 ……八戶罰估不注役

简文中的“不注役”也就是免除徭役的意思。可是“罚估”一词是何意,至今令人相当费解,还好我们有很多与之内容、格式类似的免除劳役或租调的简牍,如:

壹·4233 □女戶下品之下不任調

叁·6327 其卅四戶各窮老及刑踵女戶下品之下不任調役

叁·6375 其卌戶各窮老及刑踵女戶下品之下不任調役

可见,“罚估”与“穷老”、“女户”、“刑肿”等“下品之下”家庭状况属于同一类,可以“不任调”或“不任调役”。由此,我们可以初步认定这种身份涉及到当时的惠民政策体系。

“惠民”是自有国与民以来就存在的话题。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惠民”政策与现代福利制度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话语体系。简单的来说,就是“敬德保民”四个字。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这小小的一段话囊括了社会互助、养老、就业,疾病救助等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也充满了政治道德的智慧。

汉代以来,随着儒家思想与上层政治的结合,其核心价值理念“仁”,逐步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施仁政”才能“民富”,“民富”才能“国强”。刑礼并施作为主要的政治手段,以减少社会矛盾。在行动上,首先就从救济鳏寡孤独者开始,因为“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在吴简中,我们看到最多的社会保障也是针对穷、老、刑肿、女户、下品之下的优惠。

那么,政府免除的“调”和“役”是什么呢?对百姓来说,又有多大的负担呢?

现在我们的农业政策,不仅不用缴纳田租地税,村里面修路开渠的工程,政府还有专项资金补贴。可是在封建帝王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耕种土地就要缴纳钱米布各种赋税,还要自备干粮承担官府摊派的各种劳役。

“调”也称“户调”,在东汉末年开始按户征收,征敛物为棉、绢等纺织品。历史上首次正式颁布户调令是在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规定每户征收绢2匹,绵2斤。不过这个数额是平均值,在具体征收时,采用九品混通的办法。就是依据资产多寡将农户分成九等,按照户等高低征收不同数量的绢棉。它的全面实行是在曹魏时期。汉末魏初的这一改变,其实质是对人头税的改革,用按户征收代替按人头征收,改征收钱为征收实物。这样既便于纳税人交纳,又利于当时战乱状态下政府对物资的需求。直到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实行均田制后,户调制才彻底废止。

“役”,也称“徭役”,是古时政府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正卒、戍边和更卒三种。正卒是在本县或京都接收军事训练,保卫地方或都城治安,以及为官府服务;戍边即驻守边疆,汉律规定每个成年男子一生必须戍边一年,若遇紧急情况则需继续留守六个月,但若是“富二代”则可以出钱雇人代役;除服正卒、戍边两种徭役外,每年还须在本县服1个月的无偿劳役,从事地方的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转输漕谷等劳动,因役人轮番服役,所以叫作“更”,役人叫作“更卒”。

综上可见,要顺利完成政府规定的“调”和“役”,需要一定的家底和劳动能力,而这些或残疾或老穷的“尪羸老钝”自是无法胜任。这个时候,以“敬德保民”为核心的政治理念就凸显出其积极作用来。

为什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会出现“敬德保民”的政治理念?这与古代哲学中的“天命观”是有紧密联系的。“敬德保民”与“天命观”相结合完美的构成了历代王朝的“合法性”。遵照传统哲学思想理念,统治者之所以有权统治天下是因为受了“天命”,代表上天统治下民。那么要判断其是否真正获得“天命”的庇护,主要标准就要看其国家政策是否合乎“德”。所以一代王朝政治合法性的基本依据,是看其政策理念是否对民生事业有高度强调和普遍重视,因为“民”才是国之根本。

在此思想指导之下,民本思想与君主专制相结合,虽然其主要作用是驭民之术,但客观上造就了“官民合力”的运作格局,形成救灾、问疾、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以往学术界流行的观点—社会保障制度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英国。其实通过长沙走马楼吴简上深深浅浅的墨迹,我们可以确定,早在数千年前的中国社会就出现带有明显社会保障色彩的国家政策。

无论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哪里,或根源于怎样不同的土壤,值得肯定的是,这里萌生出的是人人都应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力和发展权力的理念,也是人类渐渐走向文明的印迹。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吴简中的“惠民简”,也许会有更多的思考和体悟。


撰写: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