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另一个高地,迎接下一轮挑战 ——记长沙简牍博物馆走马楼西汉简牍讨论会

返回
时间:2013-06-18 浏览次数:3500

2013年6月17日下午,长沙简牍博物馆在馆二楼简牍整理工作室举行了走马楼西汉简牍第一期读简会。馆领导、馆内业务人员、外联部部分讲解员参加了讨论。

长沙简牍博物馆有着十几年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整理保护经验,在吴简发现、发掘、整理、保护过程中积累了各种重要原始档案,充分认识到了简牍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出土竹简脱色、脱水原理及技术要求,以及库房后期维护有着卓有成效的认识。在这些整理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上,我们奋发图强、日益创新,转换思维模式,成就简牍整理工作新局面。特别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为长沙简牍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基于此,我们今年特别组织走马楼西汉简牍系列读简会。试图在长沙走马楼吴简整理和保护的高峰之后,走向另一个高地,迎接下一轮挑战。

走马楼西汉简牍是长沙简牍博物馆馆藏的重要文物。2003年出土于走马楼东侧8号古井,共2000多个编号,属于西汉长沙国的档案文书,涉及到汉代当时诉讼制度、法制改革、上计制度、交通邮驿制度及汉长沙国的历史、法律、职官、郡县、疆域等诸多方面,对研究西汉早期尤其汉武帝时期的郡国划分及职官设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2年8月开始,历时近一年时间,宋少华研究员组织指导研究保管部金平、胡冬成、毕灿、雷长巍、龙臻伟运用先进的红外技术,完成了2000多枚走马楼西汉简牍的重新拍照工作,这项工作是我馆汉简整理工作的重要一步,为走马楼西汉简牍系列读简会活动做了前期准备。马代忠副馆长对汉简释读前准备工作十分关注,多次询问释读讨论会开始日期。

我们读简会的宗旨一是为了有条不紊地开展我馆汉简的整理工作,二是为了锻炼我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创造更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释读西汉简牍,对于我馆业务人员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全体业务人员以读简会作为平台,共同努力完成释文初稿工作。然后,我们会与高校等研究机构的专家进一步合作,修订释文。与高校的后续合作对我馆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馆藏文物的对外学术交流与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次系列读简会主要是通过对照先期扫描的红外照片,以主讲人主讲,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的方式。会上大家或以简上文字比勘释读,想法良多;或以简上职官,引经据典,参照讨论,受益颇深;或以几枚简之间的相互关联,排列比对,互相印证,豁然开朗。用当时参与热烈讨论的李鄂权馆长的话说就是“这里没有领导,知识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这种踊跃讨论气氛,这种探究真理的冲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是可以进一步完善并深入开展的,只有这种相互学习,才能共同促进,共同成长”。

1.png2.png

简牍整理和保护基础工作是一条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充满荆棘的道路,但这又是需要人去做的,谁都想要现成的材料,但是资料的魅力就在于这种辛勤耕耘的点滴积累获取。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些自主创设的耕耘,我们简牍整理和研究工作将会逐渐走向正规化、自主化。

(杨芬 骆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