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大发现!临武万枚吴简隐藏了什么奥秘?

返回
时间:2024-02-02 浏览次数:1357 文章来源:转载自“湖南频道”

在湘南临武,有一条藏于幽静的秦汉古道,它见证了财货与人流、车队与马匹的足迹,千年的迎来送往与时代传承,都刻在了古道的青石板间。在这条古道沿途,星罗棋布地坐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居街镇,历史的烟云隐藏其间。

图片 1.png

渡头吴国简牍记载了郡县和签牌。

2023年12月21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4项“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作为湘粤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聚落遗址,位于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的渡头古城遗址名列其中,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发掘的两口孙吴时期水井内出土了近1万枚简牍,包括木简、木牍、签牌、封检、削衣等,为东吴时期临武县的行政文书,内容涉及临武县行政区划、赋税、户籍、屯田、矿冶等。

这里,曾是汉代至六朝时期临武县的县治所在地,也是岭南型城市的代表。自2016年起,对渡头古城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如今取得了重要成果。“渡头古城的发掘,为研究汉代至南朝时期南方地方城市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研究南岭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例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古城遗址项目负责人陈斌说。

万枚吴简,重现历史样貌

1986年,渡头古城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定为汉代古城址。此后多年间,临武县文物管理所对遗址开展多次复查,并新发现有多座带有封土堆的墓葬。

图片 2.png

渡头古城遗址历年发掘位置示意图。

“从2016年开始的系统调查和勘探,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渡头古城遗址的价值。”陈斌介绍,渡头古城是一座以汉至六朝时期遗存为主的古城邑聚落遗址,遗址范围包括周边墓群,总分布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经过7年的考古发掘,遗址揭露面积已达2000余平方米。

在陈斌看来,渡头古城遗址考古清理出的遗迹和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都富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例如建筑遗物中的人面纹瓦当,既可以了解城址的使用时间,也可以判断城址的性质,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图片 3.png

2022年清理渡头古城J1水井的俯拍图。

2022年12月,在遗址衙署办公建筑区附近的J1、J2两口古井内,考古人员发掘出近万枚三国时期的吴国简牍,距今约1800年。陈斌介绍,两口古井分别为砖砌井和竖穴式土井,深度都超过10米。在井深约七八米时全都是饱水环境,这批简牍几乎完全浸泡在水里,从而隔绝了氧气和细菌的腐蚀,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古井发掘和正常遗迹发掘流程相同,但在出土简牍时,我们加强了对简牍的现场保护。”陈斌说,为保护出土文物的安全,现场采取了大量的保护手段,除了加强工地的监控和防守外,出土时还做好了临时保护措施,出土后及时进行保水处理,并第一时间运送到文物保护基地进行处理。

“嘉禾元年”“嘉禾五年”……在J1出土的120余枚有字简牍中,东吴孙权的年号“嘉禾”频频出现,因此被锁定为三国吴简。这批吴简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券书、账簿、名刺、书信等,此外还发现了2000余枚无字简牍。

在J2出土的简牍比J1保存得更为完好,清理出有字简1500余枚,无字简7000余枚。除了“嘉禾”,这批简牍还有“黄武”“黄龙”等孙权的年号,简牍甚至还出现了临武锡矿的记载,为研究南岭地区有色金属资源的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图片 4.png

渡头古城遗址发掘区。

“通过纪年简,我们可以准确判定简牍的年代,有助于厘清临武古城的沿革变化。”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渡头吴简整理负责人杨先云表示,可以通过渡头吴简所载田亩赋税和户籍等信息记载,去探究吴国的经济、人口、社会状况,从而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样貌。

穿越历史,解答千年湘南

渡头吴简不是湖南第一次出土的大批简牍。1996年,长沙走马楼古井中出土了10万余枚三国吴简,一举超过此前全国出土简牍总数目。杨先云介绍,走马楼吴简是长沙郡府、临湘县及临湘侯国的行政文书,涉及孙吴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法律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图片 5.png

从渡头古城J2水井出土的吴简。

走马楼吴简大部分为赋税简。杨先云介绍,根据简牍记载,嘉禾四年(公元235年)长沙农民每租种一亩“二年常限田”就要缴纳一斛二斗米,而当时全国水稻产量在每亩3—5斛米之间,税收超过农民收成的三成,赋税之繁重可见一斑。

“此次出土的渡头吴简是桂阳郡临武县衙文书档案,是研究湖南县级城市区域史的重要材料。”杨先云表示,渡头吴简所记载的是吴国在岭南地区的地方管理,具有岭南区域文化城市的独特性,为研究古代中央政权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简牍的种类不同也意味着其记载信息的不同。此次临武出土的一枚简牍记载了来自长沙郡醴陵县的名叫黄[织] [罡]的“名刺”,所谓“名刺”,类似现代名片的文书简。这枚“名刺”简引发了研究人员的遐想。

杨先云表示,渡头古城位于湘粤古道,是当时水路、陆路的要塞,此人或是从醴陵专门到临武衙署拜访某位人物,或者是他已在临武衙署任职意欲拜访某位人物,这都有待后续研究来解答。

渡头古城吴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缴纳租税的经济券书,征收物品的种类、时间、交付人及接收者等信息一应俱全,这也是现代社会“合同”的雏形。简文还记载“临武”及其辖属乡里情况,并涉及“郴”“长沙”等郡县往来文书资料。

图片 6.png

渡头古城遗址出土的建筑遗物和生活用器。

除了简牍,渡头古城遗址还出土了富有岭南文化要素的四连罐,具有中原特色的鼎、盒、壶等,以及具有本地文化特征的陶球等。“这些都是1000多年前不同地域之间展开文化交流的物证。”陈斌说。

珍贵的文物往往只是考古的“赠品”。在研究者视角中,解答遗址和文物背后的千年谜题,从而厘清文明文化的发展脉络,才是最具价值的工作。

“这次渡头吴简是继走马楼吴简后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现,内容丰富,记载了无数珍贵的历史信息。”杨先云表示,这批简牍是研究三国时期吴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是承载了中华历史文明的文化宝藏,也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历史借鉴。

目前出土的近万枚简牍大部分已完成清洗、修复、扫描工作,对简牍进行系统性整理和解读即将开始,更多千年前的历史风貌将一一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