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讲堂 | 沧桑中国之宋元明清第十一期(4月21日)

返回
时间:2018-04-23 浏览次数:3128

讲座时间:2018年4月21日15:00-17:00

讲座地点:长沙简牍博物馆多功能厅

主讲人:符笑汀

明朝16任皇帝 个个都不一般

0414.png

为什么那么多色彩鲜明的皇帝都出现在明朝?什么木匠帝刷钱帝嗑药帝调戏淫乐帝等等,是明朝大环境所致还是清人史书篡改所致?

其实大家所说的这些奇葩皇帝,历史上很多,在东汉,南北朝时期尤其众多,只不过明朝离我们更近,历史记录更加完整,业界也更喜欢研究大一统王朝,于是明清两朝称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回到皇帝本身来看,封建皇室普遍是早起创业艰难,知道守江山的难处,到了中后期,社会较稳定,再加上统治阶级与身俱来的优越感,很多皇帝以享乐为主。变着法的玩。这些既有皇帝本身的因素,也有周边佞臣宦官的唆使。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民间野史文艺的夸张演绎。明朝之后的清朝,是中国民间戏曲的红火期,我们今天喜闻乐见的好些地方戏,比如晋剧京剧,都是在清朝成型,相声艺术同样在清代成熟。这类民间艺术要想火,八卦皇帝就是好话题,清朝皇帝八卦了是找死,那八卦前朝皇帝,自然是安全。

比如万历皇帝,为什么会变得色彩鲜明?最早流传的就是清代一个单口相声《皇上二大爷》,凭空给隆庆帝在民间找了个二哥,成天充大辈教育万历帝,好些关于万历的段子,都是这相声流传下来的。

朱元璋当然也没幸免,像“炮打庆功楼”、“给徐达吃蒸鹅”这类段子都是民间文艺的功劳,全出自晋剧,连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都被朱元璋设计用妃子差点骗上床。像大明开国前就去世的胡大海,更是在戏曲里多活了三十多年,专为讨伐朱元璋。

至于正德皇帝,那更是八卦的厉害,这位皇帝一辈子也干了好些不靠谱的事,全被民间艺人拿来当爱情素材,比如《游龙戏凤》的戏曲常年流行,粤剧里还有正德皇帝大战武当派的故事,还被香港人改成武侠小说。

成化皇帝最雷,他本人倒还没什么段子,但他宠爱年长十九岁的万贵妃,也闹出不少风波,于是万贵妃也没幸免,在清朝的一些小说,甚至徽州地方戏曲里,万贵妃都变成了妖女,还是女狗熊精变的,差点吸了成化皇帝的阳气,情节相当曲折。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改编,一是清朝以后,民间戏曲很繁荣,更重要的是,在清朝八卦明朝皇帝,特别是怎么荒唐怎么演,在清朝是默许的。典型凤阳花鼓,所有的考据结果都说明,明朝从没有过凤阳花鼓,倒是清朝有最早的演出版本,听听唱词就知道为什么: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类戏曲流行,对于清朝来说,是黑明朝的最好宣传工具,于是在这类宣传下,明朝皇帝的形象,也就丰富多彩。

同样的例子放清朝身上也一样,清朝结束后,民国相声文化火热,乾隆也就没能幸免。刘宝瑞的好些相声,包括鸳鸯蝴蝶派的好些小说,都逮着乾隆使劲扒,连他亲爹是谁,野史里都有十来个版本。

但实事求是说,比起清朝皇帝来,明朝皇帝确实色彩鲜明,个性各个独特,具体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朱元璋,这个属于几百年难遇的顶级政治军事天才,不可复制。而其他人,更多则是得从教育和政治文化环境上找原因。

明朝的宫廷教育,虽说严格,但跟清朝相比,执行上却比较轻松。清朝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格培养,明朝对于接班人的培养,却是重在性情和情商两方面。因为明朝自从宣德年间起,双轨制确立,内阁越发成熟,做皇帝的基本是垂拱而治,不必亲力亲为。所以判断和情商,比读死书要重要。

所以也正是这成熟的运转体制,造就了这些色彩鲜明的皇帝,但必须说的是,大多数的明朝皇帝,脾气各种古怪,爱好各种各异,但大事绝不糊涂。比如正德,玩的再凶每天也要批完奏折才睡,市舶司改革和提督制度,全是他首创的,前者催生资本主义萌芽,后者打得鞑靼十年不敢南下。又比如万历,三十年不上朝,但最初的时候,办事效率也很高,抗倭援朝虐日本,基本都是他操纵,反观后世某位老太后,倒是勤快的天天忙活,却被日本逼着签了马关条约,可谓高下立判。

所以我们看明朝皇帝,看着他们各个不务正业,但具体到工作上,基本都不耽误,比如明宪宗,除了炼丹修道,就是拜佛看书,基本不上朝,那些年的明朝,照历史书的说法,是“灾异无有酷于此二十三年者”,也就是比崇祯年间都惨。可就是这么个工作方式,还是平安熬过来,国家非但没乱,哪怕清朝人编历史书也承认,老百姓生活“幸斯小康”。